灌南公安构建候鸟安全屏障 绘就万物共生新画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5 14:03:00
昼间鹳鸣鸠和,夜间鹰啸水静。江苏灌南的丰富水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东方白鹳、猫头鹰、斑鸠、红冠水鸡(黑水鸡)等国家保护野生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为筑牢各类候鸟安全屏障,绘就万物共生新画卷,灌南县公安局从8月起,在全县组织开展“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严打各类涉鸟类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为野生鸟类动物营造安全的栖息环境。
构建禁捕主防体系
为最大限度保护各类野生动物,灌南公安主动构建禁捕主防体系,专门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并结合鸟类迁徙规律与各类野生动物活动特点,将耕地周边、林间湿地、水域水面列为重点排查范围,以“网格化”管理划定责任片区,确保每个派出所辖区都有专人巡查。
宣传讲解爱鸟护鸟法律知识
为守护鸟类野生动物安全,灌南公安森林派出所围绕湿地公园等涉鸟类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采用“无人机巡航+地面巡逻、车巡+步巡、定时+不定时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打防非法捕猎行为,并与农村派出所联合组建了14支“平安原野”巡护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全面查禁非法捕猎、清缴非法捕猎工具,及时消除危害候鸟繁衍生息的安全隐患。
8月下旬以来,北陈集派出所和田楼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先后发现3起非法狩猎斑鸠、野鸭、啄木鸟等鸟类违法行为,均被当场制止,并分别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理。民警还将现场查获的3只斑鸠、1只啄木鸟、1只野鸭悉数放生。
为堵塞鸟类野生动物销售渠道,灌南公安加强与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协作联动,构建工作合作、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宣传联动的工作机制,不定期对鹏程路农贸市场、城北农贸市场、宝隆农贸市场等大型农贸交易市场的家禽销售门市进行突击检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聚焦打击关键环节
“快,北陈集镇有人非法狩猎!”8月25日16时许,灌南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根据空中侦察和信息研判,在新沂河南岸北陈集境内将涉嫌非法狩猎的李某抓获依法进行处理。李某如实交代了在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狩猎斑鸠的犯罪事实。
运用无人机巡防非法捕猎
为遏制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犯罪,灌南公安聚焦秋季候鸟迁徙重点时段,围绕各类湿地、林场和树林、农田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严打非法猎捕犯罪行为。同时,按照“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工作要求,深挖扩线、深度经营,运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和“科技+人力”等侦查手段,提升精准打击效能,确保打深打透打彻底。
灌南公安还加强与市场监管、农村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聚焦猎捕、运输、出售、购买等全链条全环节,通过推行线索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工作机制,推动“打、防、管、控”一体化进行。今年以来,先后侦办2起涉野生鸟类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实现了“办理一案、震慑一片、净化一域”的良好整治效果。
凝聚警民共治力量
为构建全民保护野生动物防线,灌南公安组织警力会同自然资源部门,走进各农贸市场、公园、广场,以“爱鸟周”为契机,开展爱鸟护鸟知识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讲解、摆放宣传板、张贴警示标语、发放典型案例手册和鸟类保护倡议,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参与监督,主动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形成了警民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工作人员将查获的禾花雀放生
灌南公安森林派出所还定期更新和完善辖区国家保护野生动名称、保护等级、分布区域、参考图片、显著特征等基础信息,夯实基础数据,为群众举报犯罪线索和精准打防违法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灌南公安对群众反映、举报的野生动物相关线索和信息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受理,开展保护和救助行动。今年以来,成功救护受伤、病弱、迷途等各类野生鸟类10余只,其中包括东方白鹳、猫头鹰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灌南城乡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通讯员 王立前 陈安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