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寸土”生“寸金”

来源: 扬州发布

2025-09-16 11:16:00

3平方公里,

大约相当于42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足足承载了170多家企业,

这是扬州市食品产业园的“空间容量”。

寸土寸金的食品产业园

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

探寻破解土地资源瓶颈的创新之道。

“良田给好秧”

“从签约到‘五证齐发’仅40天,再次跑出报批手续办理新纪录,这充分展示了食品产业园对项目的重视。”面对记者,意大利意达比萨供应链项目负责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个项目要能真正落户园区,首先得解决土地供应难题。在食品产业园,土地是稀缺资源,为数不多的几块土地,当然要供给优质项目。

“意达是意大利知名比萨生产商,引入它有助于我们后续引入其他意大利食品企业。”食品产业园规划与建设处处长鞠蕴介绍,通过盘活低效用地、整合零散土地等方式,挤出了意达比萨供应链项目发展空间。

面对日益稀缺的资源,园区很早就开始行动。“招商不是‘盲目接客’,而是精准链接优质伙伴。”食品产业园党委书记、管理办主任崔淼介绍,食品产业园已经全面转向“策略选商”——围绕新型食品产业方向进行靶向招引,更看重项目的科技含量、产业协同性和价值链位置,强调其投产后的实际带动效应与行业影响力。

今年以来,意达比萨供应链、蒙牛迈胜、如果果汁项目先后与园区签约,这些项目聚焦新型食品产业链、世界500强企业。今后,食品产业园将沿着“新型食品产业链”开展招商,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把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优质项目,“良田给好秧”。

“良马配好鞍”

“我们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对外招商;对在园企业,要通过我们的服务,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崔淼说。

落户园区的企业,不少中小企业通过租赁闲置厂房实现生产。这些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壮大,成了园区关心的“头等大事”。

上海知名电商食品企业“三顿半”“试水”扬州市场,在食品产业园成立扬州原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子品牌,实现了同一地块上“项目由小变大”的华丽转身。

良亿供应链入驻园区时,也从“租房”起家,这家企业经过短短数年发展,成功让豆库、喜鹊等品牌热销扬城,成为“总部经济”的代表作。

“园区未来的发展,不仅要在增量上寻求突破,更要在存量上做文章,为每个成长型企业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崔淼表示,“只有每一家小企业壮大了,园区整体实力才会变强。”

“良法解桎梏”

食品产业园土地空间有限,企业要将旗下所有业务都放在园区并不现实。今年以来,食品产业园与古城联手,部分企业“跳出厂区,跃入街区”,实现了“前店后厂”跨越式发展。

4月17日,运动健康食品品牌迈胜与广陵区签约,宣布将在广陵古城开设“运动机能实验室”。随后,意大利比萨品牌意达也宣布,意大利主题餐厅广陵首店将落户广陵古城。

在广陵古城,已经有汉森熊、意大利星迪蓝冰淇淋等品牌入驻。如果把时间线拉得更长点,九鼎香、东园小馆、弯豆青青、虹料理、花园茶楼等已经纷纷在古城设店。

客商看好古城的投资前景,与古城近些年来的大力开发不无关系。近一两年来,广陵有盐、苏北电影院、小秦淮河等文创街区的打造,让客商看到人气的同时,也看到了完善的基础设施。

维扬乳业董事长刘红卫,就是被古城的商业氛围所吸引。“我喜欢穿梭在古城的街巷中,体会原汁原味的老扬州生活。”刘红卫说,当他看到皮市街的“踊跃人潮”,就走不动了,“我当即就决定,要把新品点开到皮市街里。”

“园区企业‘跳出厂区,跃入街区’,有助于延伸自身发展空间,也有利于输出品牌价值。”崔淼认为,借助古城旺盛的人气,能让更多的游客认识扬州美食,扩大扬州美食的影响力。

通讯员 徐子寅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朱轩卿

图片来源扬州市食品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