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组团来盐城,共创新未来
来源: 盐城发布
2025-09-22 10:47:00
秋日的盐城
海风拂过滩涂
掠过转动的风机
携绿电的气息扑面而来
为一场聚焦绿色的世界级聚会奏响序曲
9月19日至20日
“跨国公司江苏行—
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交流会”
在盐城举行
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世界500强企业、50家跨国公司及绿色低碳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商协会负责人,跨越山海,相聚黄海之滨,系统展示实践成果,共享发展机遇,全面深化交流合作,表达了携手“引领绿色转型 共创零碳未来”的美好愿景。
01
聚全球智慧
绘零碳蓝图
东方湿地,沿海绿城。
盐城,这座拥有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的“国际湿地城市”,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作为全国首批、江苏首个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不仅追“风”逐“日”,更以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滨海港零碳产业园为试点,探索“五化”协同路径,书写从“零”起步的绿色答卷。
交流会上,“零碳”二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盐城零碳产业园的发展情况和建设成果清晰地展示了盐城在绿色转型中的全球视野与本地实践成果。
与会嘉宾不约而同地看好盐城:盐城以其“6+1”比较优势、完备的零碳产业生态和巨大的开发应用场景,成为一块充满机遇的“绿色试验田”和投资洼地。
“盐城将生态优先作为发展核心,高度契合欧洲企业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巴斯夫集团等企业高度重视与盐城在绿电溯源、碳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中国欧盟商会南京分会董事会主席单建华表示,“盐城在绿色能源、碳达峰等方面的先行先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和市场信心。”
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跨国公司是构建开放型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道达尔能源中国区主席俞永坚已规划好与盐城合作发展绿色产业的蓝图,“将与盐城在绿色产业、高新技术创新和标准构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盐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
02
以绿电为笔
书合作新篇
蓝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地。交流会上发布的《“绿电+”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正是将愿景转化为行动的重要一步——十大场景覆盖新型电力系统、氢氨醇一体化、LNG冷能利用、低空经济等关键赛道,为跨国企业提供清晰的投资导向。
发布的是“清单”,更是“机会”。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青岛创启信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甄崇礼在交流环节中感慨:“氢能技术适合作为起步点,逐步向下游应用拓展。”作为科学家兼企业家,他带领团队在盐城落地氢能装备项目,看中的正是这里“从风到电、从电到氢”的完整绿能生态。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5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企业代表轮番登台,落笔之间,资金、技术、人才正加速向盐城汇聚。
“盐城产业链完整、研发资源丰富。”HYPER Wind首席执行官助理兼销售总监史蒂夫·帕基里表示,零碳园区有助于展示其公司技术的环境效益。作为一家致力于帮助风力涡轮机制造商提高竞争力的公司,盐城是该公司理想的合作地区。
绿色转型的路径愈发清晰,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零碳产业链逐渐延伸。
03
访零碳实践
寻发展机遇
真正的信心,源于亲眼所见。
嘉宾们走进大丰区与亭湖区,在国际合作零碳产业园碳谷管理中心追溯碳足迹;在挪世航力船舶科技(盐城)有限公司了解船舶减碳方案;在天合光能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观摩硅材料变身光伏板的过程;在大洋湾景区感受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魅力……盐城正以多元场景向世界证明:零碳,不仅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方式与发展范式。
在碳谷创新中心,瀜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CCUS技术引起众多嘉宾的关注。“这是我在国内见过的具有务实路径的技术之一,既契合‘零碳’理念,又有望显著降低绿色燃料成本,助力企业向下游延伸。”中环控股集团氢氨醇事业部运营总监辛涛细致观察矿物碳化中试装置,并与工程师深入交流技术细节。
“我们是全球唯一实现该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可适配多种场景,客户总能找到适合的路径。”瀜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蔡振中信心十足。
绿色合作的新篇章,正在零碳产业园书写。
天光水色交相辉映,鸥鹭翩跹起舞。随处可见的湿地景观,生动诠释着“国际湿地城市”的独特魅力。“明年四月要再来看樱花”“这里的环境真好,鸟群真的如书中写的那样排成‘人’字形”……在大洋湾景区,嘉宾们频频点头称赞,不时举起手机记录这诗意瞬间。
“非常壮观!每次来中国都深感震撼,中国的园林设计韵味独特。”上海源悦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韩国商会副会长李鲁薰在请人拍照留念时这样感叹。
海风依旧,绿电奔流。
一场交流会,十大场景发布,十五个项目签约,数百位嘉宾达成共识:盐城以绿色行动力和开放姿态,向世界传递清晰信号——零碳不是负担,是机遇;绿色不是成本,是竞争力。
盐城
正与世界携手
奔赴更绿色的明天
来源 |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记者 | 徐敏 刘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