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古渡 “月满西津” 双节活动:诗词接龙+面塑传艺+爱心慰问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9 16:35:00
现场
扬子晚报网9月29日讯(通讯员 丁然 记者 姜天圣)金秋时节,镇江西津渡弥漫着桂花的馥郁芬芳,回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9月26日上午9时30分,由镇江市润州区民宗局、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科大红石榴家园联合主办,西津古渡社区、桃花朵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月满西津迎双节”主题活动于西津古渡社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将中秋文化、国庆氛围、西津特色以及民族情谊有机融合,以节日为纽带,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厚植了家国情怀,进一步促进了各族居民的交流互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文化归属感。
现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诗词接龙擂台赛中,社区居民、少数民族学生与主持人应答自如,通过“月字飞花令”领略传统诗词的精妙。在“匠心漆扇”体验区,居民们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亲手绘制漆扇。翠堤春晓居民王阿姨看着自己的作品,欣喜地表示:“这比买来的纪念品更具意义。” “玉兔奔月”灯笼制作区热闹非凡,居民和社区网格员一同动手制作花灯,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茶艺老师带来的“馨香茶韵”环节,在袅袅茶香中,大家品茗畅谈家常,共叙节日温情。月饼制作体验和趣味套圈游戏,不仅让居民们带着亲手制作的冰皮月饼满载而归,也将节日的甜蜜与喜悦带回了家中。
现场
与此同时,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策划的“学面塑·承传统”活动中,面塑老师手把手指导居民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沉浸式感受传统面塑艺术的指尖魅力。通过揉捏塑形、点染色彩,将“月亮”“兔子”具象化为“憨态可掬的玉兔、圆润饱满的月亮”。活动现场,大家还交流了各自家乡过中秋的习俗。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慨道:“以前只是从书本上了解面塑文化,今天自己动手做,才发现其中蕴含着这么多先辈的智慧,这种体验十分珍贵。”居民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浓郁,也让大家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让文化根脉在代代传承中愈发稳固。
现场
志愿者与社区的孤寡老人齐聚一堂,辖区爱心企业“周家二小姐”如约而至,为高龄、孤寡老人及困难群体送来米、油和月饼等节日慰问品。金黄的月饼散发着淡淡的甜香,沉甸甸的米袋和油桶整齐地码放在桌上,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80岁的独居老人王奶奶激动地说:“这已经是第六年了,感谢你们每年都记挂着我们,比儿女还准时。”面对群众的感谢,爱心企业负责人表示:“能为老人们尽些绵薄之力,看到他们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这项爱心行动我们会持续开展下去,使其成为社区温暖的传统。”
西津古渡党委书记史梅玲表示:“我们以节日为媒介,让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团结的黏合剂。”此次活动通过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群众参与的模式,不仅让居民们在欢乐互动中共同度过佳节,更凭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多元交流的氛围,营造了民族团结、邻里和睦、家国同心的社区氛围。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