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南京市民自驾1小时到滁州“赶集”沿街逛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5 19:38:00

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一个网红的“赶集打卡地”,这就是滁州狗市。滁州狗市可不是买卖狗的地方,而是当地老百姓对于每逢周日就开集的滁州乡镇集市的通俗叫法。 

 农产品都是滁州农民自家栽种的。 薄云峰 摄

10月5日,是滁州狗市开市的日子。在方圆3平方公里的集市上,摊贩沿街摆摊设点,销售各种新鲜地产农产品、江淮地区传统美食、蔬菜瓜果、衣服、日用品,物品齐全,价格亲民的乡镇集市吸引周边的市民前来赶集。由于恰逢国庆中秋长假,一些南京市民也驱车前来赶集,充满市井气息,现场人气爆棚的滁州乡镇集市犹如一个露天大超市,让人在逛街购物的同时,感受到假期的松弛感,也勾起人们儿时赶集的幸福回忆。 

 现场的热闹氛围。 薄云峰 摄

【各种美食香气四溢,靠鼻子嗅觉就能找到“狗市”】

滁州狗市位于滁州市紫薇南路与花园路交叉口的东南侧,记者根据导航首次来到这里。目的地非常好找,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进进出出的市民很多,进来的都是空着手来,出来的都是拎着购物袋的市民,他们满载着采购的物品,喜滋滋地开心离开。第二个原因是狗市也是一个美食大集市,现场烤制的烧饼、锅贴、玉米膨化棒等美食的香气四溢,人们凭着鼻子的嗅觉就可以找到。 

 新采摘的玉米。薄云峰 摄

沿着紫薇南路步行,越往狗市走,沿街地摊的摊位越来越多,吆喝叫卖声也越来越响。年近50岁的南京市民高先生打小生活在江浦,在他的印象中,小时候的江浦集市就是这种热闹的场景。当他和家人步行到狗市入口,家人已经按捺不住购物的热情,每看到一个摊位,就要询价购物。高先生说,“逛集市不要先买东西,要先逛,各家比选后再买。否则拎着一大堆东西,逛集市不方便。” 

 农产品价格便宜。 薄云峰 摄

记者注意到,狗市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长约1公里,整个狗市方圆3平方公里,里面各种摊位总数近千家。市场内花卉、瓜果、百货琳琅满目,烤串、煎饼、馄饨等小吃香气四溢,喇叭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片热闹景象。

【当地农民自家种的瓜果、现场做的美食最热销】

“南瓜1块5、茭瓜7块,四季豆7块5……”,现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市民一边选购,一边和摊主砍价,热闹的市井气息绝对不是现在超市里所能看到的。这里销售的韭菜都是农家小叶韭菜,色泽碧绿,韭香四溢;玉米都还包裹着厚实的玉米叶,“刚收获的自家玉米,10元4斤”。 

 现场人来人往。 薄云峰 摄

滁州市沙河镇农民张师傅销售的是自家的脆甜柿子,“我家里种了4棵柿子树,是淮河一带的地产品种,俗称苹果柿,不是超市里的软皮柿子。我们自家种,早晨摘,每斤1.5元”。记者买了10斤柿子,现场用小刀削去皮,柿肉脆甜,别有风味。 

  美食琳瑯满目。 薄云峰 摄

在现场,现炸的藕圆子、豆腐圆子、萝卜丝圆子、鱼圆子,现磨的豆浆、现烤的烧饼、现包现蒸的小笼包子、现炸的油馓子的摊位前,香气四溢,吸引不少市民购买品尝。

除了各种瓜果蔬菜、美食,现场还有销售夹克、运动鞋等服装摊位,还有销售扫把、簸箕、凳子、椅子等日用品的摊位,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狗市”成为承载市井生活与乡土情怀的网红地标】

记者在现场看到,购物者中还有不少年轻人,他们除了逛吃,还喜欢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

南京市民杨女士说,她和家人到这里已玩过三次,每次都是兴高采烈,满载而归。家里的老人特别喜欢来这里逛,他们说,“东瞧瞧,西看看,巨喜欢这种人挤人的热闹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滁州“狗市”最初是滁州首个专业的花鸟鱼虫市场。最初以宠物交易和苗木花卉闻名,如今已发展成为商品丰富、价格实惠的综合性集市。每逢周日,市场人潮涌动,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及来自南京、合肥等长三角城市的游客前来打卡。

在“滁州狗市”逛吃了2个小时的南京市民钟先生说,“滁州狗市”是外地人心目中的“滁州大集”,在小红书上出圈后,每逢周日“狗市”,滁州和周边城市的市民都会呼朋唤友,结伴前来。在“狗市”逛逛,勾起自己童年时,逢年过节逛集市的温馨和幸福的回忆,淳朴浓烈的民俗风情是城市历史文化生活中的最浓墨重彩的心灵慰藉,更承载着人们深深的乡愁。如今的滁州“狗市”,不仅是购物集市,更是一处承载市井生活与乡土情怀的网红地标,成为滁州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薄云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