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好的,收“稻”!

来源: 宿迁之声

2025-10-12 16:02:00

眼下的宿迁田野

金色稻浪翻滚间藏着丰收的紧迫

受前期阴雨天气影响

358.1万亩水稻的收获

成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从田间的收割机轰鸣到广场上的"金色晒场"

宿迁正用满格行动力

全力守护每一粒粮食

10月10日上午

在宿城区龙河镇联伍村

连片水稻已成熟

田间一片金黄

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作业

据介绍,该村今年共种植水稻1100多亩,为加快进度,村里在动员本村3台收割机投入作业的同时,从周边乡镇协调机械支援抢收。“我们督促农户抓紧收割,并及时寻找晾晒点或开拓销售渠道,避免粮食霉变、发芽。”韩闯说。截至目前,该村已收割水稻200多亩。

10月10日下午,在泗阳县卢集镇南王集村的百亩连片水稻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四台大型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稻海间,机身驶过之处,成熟的稻穗被快速卷入,伴随着阵阵轰鸣,收割、脱粒、清选一气呵成,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涌入粮仓,田野间满是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今年泗阳县共种植水稻55万亩,为保障丰收,泗阳县全面推进机械化耕种收作业,从插秧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率超95%,既降低了农户劳动强度,又有效提升了水稻产量与品质,让农民的 “钱袋子” 实实在在鼓起来。

这两天,宿豫区来龙镇来龙社区青农稻麦种植场的500亩水稻也进入集中收获期,种植场调度了3台收割机同步作业,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流程一气呵成。“前期连续阴雨,这两天趁着天气转好,我们立即组织抢收,预计2天内全部收完。”种植场负责人吴可表示。

此前连续阴雨使得稻谷水分偏高,晾晒成为一大难题。烘干设备成为确保粮食品质的关键。吴可介绍,种植场今年提前采购了6台烘干机组,目前正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达180吨。“我们从收获到烘干全程跟进,确保稻谷水分从25%快速降至13%的储存标准,保证秋粮安全入库。”

10月10日,阳光晴好,在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往日里用于村民议事、文化活动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金色晒场”。广场地面上均匀摊铺着金黄的稻谷,村民正手持农具来回翻晒,加速水分蒸发。

“之前连续下雨,收回来的稻谷堆在家里,正愁没地方晒,村里就通知开放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真是帮了大忙!”一位正在翻晒稻谷的村民笑着说。

同样的暖心场景出现在市湖滨新区井头街道安圩社区。当日下午,在安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空地上,村民唐宜军正弯腰翻动着自家的稻谷。他告诉小布,家里种了4亩水稻,今年共收获了1500公斤稻谷。社区工作人员考虑到村民搬迁后没有场地晒粮,便开放了这片空地给大家集中晾晒。

“收割上来的水稻潮气特别重,要是不及时晾晒,用不了几天就会发霉,辛苦就白费了。我家稻谷在这里晒了一天,已经干爽不少,再晒两天就能出售了!”唐宜军说。

除了光明村和安圩社区,宿迁各地还有多处公共场所向农户“敞开大门”。一个个临时“晒粮场”,不仅成了秋粮的“安全港湾”,更承载着基层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据了解

今年宿迁水稻种植总面积约358.1万亩

为应对天气对秋收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全市已累计投入收割机近千台次

有序推进秋收工作

截至10月10日

全市完成收获面积近10万亩

抢收抢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稻穗饱满,谷粒归仓

这是丰收的承诺

更是奋斗的勋章

为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秋粮保卫战"

为每一位守护丰收的人点赞!

来源 | 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 周妮 吴兆刚 陈琦 秦海 王朝辉 王帅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