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角色织就困难学生关爱网,用爱点亮成长之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2 06:52:00
在仪征市陈集中学,有这样一位“多面手”教师:她既是学校大队辅导员,也是扬州市社会组织妇联执委,同时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她就是陈月。多重身份叠加,于她而言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担当,更是从多元视角深入了解学生、守护困难学子成长的独特优势。身处教育一线,陈月始终将困难学生关爱置于工作核心,用精准帮扶、资源整合与真诚陪伴,为孩子们驱散成长路上的阴霾。
精准识别,构建“一生一策”关爱档案
身处教育一线,陈月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她认识到,困难学生群体情况各异,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经历家庭变故心灵受创的学生等。每学期初,她都会协同各班班主任,通过家访、谈心及日常观察等方式全面摸排,围绕经济、学业、心理及发展障碍等多维度,建立“一生一策”精准关爱档案,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上学期,一名七年级学生因家庭经济拮据萌生退学务农的想法。陈月得知后,第一时间联合班主任与吴校长赴学生家中家访。“读书不是眼前的‘负担’,而是未来的‘出路’。”她耐心与学生和家长分析长远利弊,最终打消了其辍学念头,让孩子重新回到课堂。
多措并举,提供专业化精准帮扶
作为心理教师,陈月定期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一名八年级女生因父亲不幸病逝,情绪极度低落。陈月第一时间介入,给予心理支持和情感陪伴,帮助她稳定情绪、缓解哀伤,并持续关注其心理状态。
对于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陈月则坚守融合教育职责。本学期,学校接收了一名自闭症学生,此前其母亲需全程陪读。经过一周细致观察与专业评估,陈月发现孩子适应状况良好,随即制定并推进“独立适应校园”过渡计划,从课堂融入到社交能力培养,全程关注、逐步引导,让特殊学生也能公平享有优质教育。
整合资源,构建“教育+关爱”支持体系
“个人的力量有限,但组织的合力无穷。”作为妇联执委,陈月始终致力于将组织协调优势与教师专业角色结合,为困难学生构建“教育+关爱”的支持体系。她主动向镇社会事业局汇报学校困难学生现状与需求,成功链接助学金、捐赠等项目;将妇联法治安全教育、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融入学校活动;还加入中国家庭教育协会,提升专业能力。
2024年,在仪征市春蕾爱心公益协会协助下,陈月为家庭困难学生筹集并发放了卫衣、羽绒服、运动鞋等物资。除了物质帮扶,她更注重精神关怀,通过定期交流谈心,建立信任关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她还格外注重为孩子们拓展视野,带自己女儿外出研学时,总会主动驾车接上学校的特殊家庭困境女生晶晶(化名),让她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文化、提升综合素养。
爱的回响,见证学生成长蜕变
2025年的教师节,陈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八年级学生晶晶(化名)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零花钱购买的祝福相框。这份深情让陈月既感动又心疼,她最终以一套衣服、一双运动鞋和袜子作为回礼。“这份心意让我更加坚信,爱的付出终会收获爱的回响。”陈月说。
通过一系列努力,陈月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更加开朗了,学习劲头也更足了。“爱心是基础,更需要责任与智慧;整合资源是关键;尊重与保护是前提。”这是陈月的工作体会。
“我们付出的也许只是一点时间、一份耐心、一次链接,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束光,一个转折点。”陈月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妇联执委,未来将继续发挥“联”字优势,凝聚更多爱心力量,关注孩子们尤其是女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为她们铺就一条更温暖、更坚实的成长之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