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沙排精英赛落幕:江苏大学斩获男子高水平组冠军,展现体教融合新成果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3 15:27:00
扬子晚报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 张杜 记者 姜天圣)冠军之路,从来不是一条坦途。它由汗水与信念打磨,用默契与坚守铺就,日复一日,终抵云端。
九月末的长春,天空澄澈,热浪丝毫不减。
9月25日至29日,在长春师范大学沙滩排球场上,代表国内大学生沙滩排球最高水平的中国大学生沙滩排球精英赛拉开战幕,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沙排劲旅激情碰撞。
经过五天激烈角逐,江苏大学男子沙滩排球队载誉而归: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仁蓬、羊全远组成的队伍一路高歌猛进,七场比赛未失一局,以绝对优势夺得男子高水平组冠军;管理学院的陈傲翔、任禹霄组合亦表现不俗,获得第七名。球队主教练殷娟因出色的临场指挥和团队指导,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
现场
![]()
现场
沙场鏖战,尽显锋芒
“那是压力最大的一场。”郭仁蓬回忆决赛时,面对专业体校出身、实力强劲的重庆师范大学队,战况一度胶着。关键时刻,他与搭档羊全远眼神交汇,打出精妙配合,锁定胜局。
队友的默契,并非偶然。殷娟介绍,两人都来自排球氛围浓厚的海南,从高中同校到大学同专业,多年的相识让他们在沙地上几乎不需要语言交流。
冠军的底气,更源于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沙滩排球对体能的要求极为严苛,沙地卸力,移动艰难,一场比赛下来体力消耗远超室内。盛夏的镇江,西山排球场的地表温度时常超过40℃,队员们就是在这样的“烤验”下,重复着一次次起跳与扑救。
从街头光着脚打球的少年,到站上冠军领奖台的佼佼者,郭仁蓬、羊全远将热爱化作了沙地上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殷娟的手机相册中,至今保存着一段视频:夜幕深沉,寥寥数人的球场上,羊全远和队友借着微光加练。“那时已经晚上9点多,这种自觉是队伍最宝贵的财富。”在殷娟眼里,羊全远平时话不算多,但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排球,“手上的活儿很细”。
![]()
现场
![]()
现场
铁面柔情,严爱相济
塑造这支冠军团队的,正是教练殷娟。作为一位80后“女帅”,殷娟与排球的故事早已成为校园的一段传奇。这位曾驰骋国内顶级赛场的女排运动员,放弃俱乐部的优厚条件,怀着对排球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江大男排主教练。
在同事的眼里,性格爽朗的殷娟在训练场上是出了名的“认真”,要求“每球必争”。一次,因为训练效果未达预期,她带着队伍从下午一直练到晚上。“铁拳”之下,是她对每位队员的细致观察和殷切期望,“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性格各异,有的需要轻轻点拨,有的就得斗智斗勇”。
体育部党总支书记樊晓飞介绍,有时候外出比赛,殷娟常常既当战术指导,又当心理辅导员和后勤总管,从赛前减压到赛后放松,事无巨细。
在殷娟带领下,这支队伍不仅技艺精湛,更以良好的队伍素质著称。整个团队凝聚力很强,队员间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展现出特有的阳光与礼貌。曾有其他高校的领队对樊晓飞夸赞:“你们的队伍一看就不一样。”
“队员们首先是学生,要平衡好学业和训练并不容易。”殷娟表示,训练时各种条件没有专业队那么好,却要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努力,很是辛苦。尽管训练条件有限,但团队从来没有人抱怨过。在殷娟看来,体育育人的价值远超比赛的胜负:“竞技成绩只是暂时的,但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的品格,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现场
现场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我们打球是因为真喜欢。”队员们的话语简单而纯粹。作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这支队伍现有男队队员11名,既有体育特长生,也有普通生,形成了独特的“体教融合”培养模式。除了赛事前的集训,团队每周都有固定的专项训练。
来自浙江的法学院小伙陈飞扬,虽然身高不占优势,但训练最刻苦,一度曾练到尿血还在坚持,被殷娟狠狠地批评了。其实,轻伤不下火线早已成为队伍的传统。更让殷娟欣慰的是,一批批从球队走出去的毕业生,大多选择成为体育教师或基层教练,继续传承排球精神、播撒排球运动的种子。
暮色渐沉,一天的训练又将结束,队员们说笑着收拾器材,场边教练与个别队员还在交流着技术动作。沙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记录着这支团队的坚持与梦想。他们的故事,关于热爱,关于坚持,必将激励更多学子走向操场、沐浴阳光、享受运动。
冠军之路,道阻且长;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