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提升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校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4 15:15:00
扬子晚报网10月24日讯(通讯员 郝臻威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作,10月22日上午,学院在正德楼331会议室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
![]()
现场
![]()
现场
![]()
现场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陈庆荣、中北学院院长戴传超、党委书记周燕、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云、王丽萍、中北学院副院长陈波、党委副书记邵新一、副院长夏宏全、副院长徐永辉、纪委书记李春艳出席会议,中北学院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全体教学督导以及教务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北学院教务处处长郝臻威主持。
陈庆荣作题为《面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构建一流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专题报告。他表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三大结构性矛盾: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模式与智能时代的脱域、教学管理路径与数据驱动的滞后。他强调,必须推进“三教并进”——教学求质、教研推新、教学运行保障,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全过程,推动课程体系从“拼盘式”向“深度融合型”转变,构建跨学科、强实践、高融合的一流本科教育生态。他还介绍了“一流课程数智计划”“一流教材深根计划”“一流教师蜂巢计划”等具体行动,强调要通过评价改革、资源开放、机制协同,实现“双向奔赴、双向激活、双向生长”的育人新格局。
![]()
现场
![]()
现场
![]()
现场
在二级学院汇报环节,九个学院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与成效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享:人文学院通过常态化督导、产教融合与竞赛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教师教研能力。外国语学院以集体备课、专家指导提升教学竞赛成绩,推进“双导师制”与考研指导,升学率显著提升。商学院推行“任务驱动+精准考核”机制,探索“AI+课程”建设,打造真实场景下的项目化教学生态。法政学院深化思政课程建设,以赛促教,教师在教学展示与体育基本功大赛中屡获佳绩,实现“全员获奖”。信息工程学院以“AI赋能”打造智慧课堂,推动教师角色转型,学生竞赛与考研率实现双突破。工学院构建“制度—实践—竞赛—教研—考核—联动”六维体系,强化学科竞赛与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学业导师制成效初显。美术与设计学院强化教学文档规范与考风建设,推动“请进来走出去”的产教融合模式,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展学生创作与实战平台。音乐学院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优化课程设计,突出应用型特色,通过分层教学、实践音乐会、社会服务及校企合作强化学生能力。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以“四课教育”强化专业价值引领,优化培养方案,推动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
周云、王丽萍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中北学院在“抓规范、升内涵、促提升、显成效”方面形成的良性循环,指出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守住主阵地才能实现育人质量的持续提升。同时表示,南京师范大学将与中北学院“大手拉小手,心连心”,在智慧课程建设、数字化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奖培育、产教融合、专业优化等方面加强联动,全面开放校本部优质资源,包括示范课程、直播课程、讲座资源等,推动两校在资源共享中实现“双向奔赴、双向激活、双向生长”。
戴传超院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各二级学院上半年工作成果丰硕,外国语学院在教师竞赛、考研指导等方面特色鲜明,法政学院在思政教学与科研成果上表现突出,工学院在制度建设与学生竞赛中成效显著。他说,课堂教学管理要向一流高校看齐,立足中北实际,在课程管理和课堂教学上向一流高校看齐,追求更高标准。他要求各二级学院进一步细化交流成果,互相借鉴,凝练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与鲜明特色,共同推动中北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