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镜之都焕新颜!“镜见丹阳” 短视频大赛开启,记录全球镜片基地的智造跃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31 12:26:00
扬子晚报网10月31日讯(通讯员 贾成俊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丹阳,作为“中国眼镜之都”,不仅是全国眼视光产业的聚集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年产镜片占全国总量75%、世界总量50%)。为彰显丹阳作为“中国眼镜之都”的产业底蕴与发展活力,记录眼镜产业从传统手作到智能制造的跃迁历程,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丹阳镜都文旅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丹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镜见丹阳——记述丹阳眼镜故事”短视频大赛,已于2025年10月30日正式启动。
大赛海报
本次大赛在中共丹阳市委宣传部、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指导下,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相伯融媒产业学院承办,丹阳市眼镜商会协办,旨在通过影像讲述丹阳眼镜产业背后的匠人精神、创新活力与人文温度,让眼镜成为展现城市形象、传递文化自信的“透明画布”。
一、大赛主题与意义
大赛以“镜见丹阳——记述丹阳眼镜故事”为主题,围绕丹阳眼镜产业的发展脉络展开。“镜”代表丹阳作为全球最大镜片生产基地的产业标识,“见”则寓意见证与记录。主办方希望参赛者以镜头为笔,聚焦丹阳眼镜的制造工艺、品牌故事、人才培养、设计风尚与温情服务,展现丹阳奋力书写现代化“智造名城、运河明珠”的蓬勃气象。
二、参赛对象与形式
大赛主要面向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及周边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同时欢迎丹阳及其他地区的眼视光行业从业者、短视频创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参赛者可单人报名,也可组队参加,每队不超过5人。
三、作品内容与技术要求
参赛作品需紧扣“记述丹阳眼镜故事”主题,传递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推荐选题方向包括五大类别:
匠心智造:记录镜片生产车间、老匠人手工技艺、智能制造场景,展现专注坚守的工匠精神;
品牌之光:讲述本土品牌创业历程、海外市场拓展中的文化碰撞,传递敢为人先的产业自信;
青春视界:聚焦眼视光专业学生的学习日常、校企合作案例,凸显教育赋能理念;
潮流风尚:呈现眼镜设计创新(如变色镜片、智能眼镜)与年轻人眼中的“眼镜美学”;
温暖服务:挖掘眼视光企业公益故事、零售商与顾客情谊等,体现人文关怀。
作品须符合以下技术规范:
时长30秒至180秒,特殊主题可放宽至300秒;格式为MP4或MOV,H.264编码;分辨率横屏1920×1080或竖屏1080×1920;文件大小不超过1GB;建议配简体中文或英文字幕;
作品须为原创,可使用部分公共素材,但不得超过总时长1/5,且严禁使用AI生成内容。
四、赛程安排
大赛自2025年10月30日启动征集,至12月15日截止提交。随后将进入作品初审、网络投票和专家终审环节。最终结果将于2025年12月26日至31日期间公布,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展映计划于2026年1月举行。
五、作品提交方式
参赛者须在截止时间前将作品、《参赛报名表》及《版权承诺与授权协议书》发送至官方邮箱:zbrwxy@nnudy.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作品名称+参赛者姓名/团队名称+联系方式”。所有附件需签字确认,团队参赛由负责人统一提交。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金奖1名,奖金20000元;银奖2名,各奖励10000元;铜奖5名,各奖励5000元;优秀奖10名,各奖励2000元。所有获奖者均颁发证书。奖金为税前金额,组委会将依法代扣个人所得税。获奖者需按要求提供身份与账户信息,逾期未提供视为自动放弃。
七、版权与使用说明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利。主办方享有非商业性使用权利,包括在宣传、推广、公益活动中展示、转载作品,并注明作者信息。如涉及商业使用,主办方将另行与作者协商并签订协议。
八、联系方式
赛事咨询请联系洪老师、王老师,电话:0511-88150727(工作日9:00–17:00),邮箱:zbrwxy@nnudy.edu.cn,赛事交流QQ群:719252787。
“镜见丹阳”短视频大赛诚邀全国创作者共同执镜,以影像记录时代,以故事点亮产业,共同书写属于丹阳的眼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