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东南大学拟建南通校区,南通有望迎来首个“双一流”高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6 09:57:00


11月3日,南通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标志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东南大学南通校区规划建设开始启动前期工作。

作为一座GDP超1.2万亿元的长三角经济强市,南通有望迎来历史上第一所“双一流”高校。

校地合作,南通将迎来首个“双一流”高校

《公示》中表示,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重大关切,服务产业重大需求,南通市与东南大学拟于江苏南通创新区规划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

建设东南大学南通校区是积极策应国家厚植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校地整体统筹海洋等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提质升级。

根据规划,东南大学南通校区计容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校区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前沿,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市隔江相望,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线的城市,是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悉,东南大学目前已经建有5个校区,其中四牌楼校区、九龙湖校区和丁家桥校区三个校区均位于江苏南京,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分别位于无锡和苏州,南通校区的设立将成为东南大学的第六个校区。

规划落地,南通校区建设进展迅速

2023年12月24日,东南大学与南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长三角一体化重要战略背景下,南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东大正以海洋为切口推动学科版图优化升级。协议强调携手推动办学资质报批、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资金争取等重点事项落地;要以高品质校区、高品质师资推动产出高品质成果。期间还实地考察了紫琅科技城、五山及滨江片区、花鸟园片区等处。

2024年4月15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市本级政府投资社会事业及业务用房项目计划的通知》,东南大学南通校区(筹)项目已纳入2024年市本级政府投资社会事业及业务用房前期项目。

2024年11月21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提到:放大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等平台示范效应,规划建设东南大学国际海洋学院(南通校区)。

2025年5月13日,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了《东南大学南通校区前期方案研究招标招标计划公告》,东南大学南通校区项目计容面积约43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东南大学南通校区终于从规划走向实质落地。

2025年9月21日,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邬小撑一行赴南通考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双向赋能,携手推动校地高质量发展。东南大学——南通市校地合作推进座谈会同日召开。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参加考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主持座谈会。

邬小撑表示,东南大学将与南通在更高能级上打造人才培养、原始创新、技术攻关与工程转化共同体,把双方合作打造为标杆工程,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吴新明指出,东南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 “国家队”、江苏高等教育 “排头兵”,与南通的战略合作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的战略之举。

双向奔赴,已在多领域密切合作

这次东南大学与南通的“双向奔赴”,其实早有预见,双方已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并取得一定的合作成果。

2025年5月,东南大学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东南大学附属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南大学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通过“学科共建、平台共享、人才共育”机制,提升医院教学、科研和人才建设水平,打造校地共建高水平附属医院的示范样本。

2023年12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洋高等研究院建设。2024年11月,南通市明确规划建设东南大学国际海洋学院(南通校区),并将其纳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范围。2025年,南通校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计划打造面向海洋领域的学科体系,服务海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已落户南通创新区的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

在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方面,双方在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南通临床转化中心”等项目,推动科研成果在南通落地转化,助力当地产业升级。

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近五年,已有近600名东南大学毕业生到南通创业就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校地合作通过“2024东南大学·南通日”等活动,加强人才对接和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双向流动。

目前,东南大学南通校区的建设正有序推进,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在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为南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