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盐城市:深化共富实践 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7 12:52: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1月6日,盐城市举办“勇挑大梁作贡献 绿色低碳当先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专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阜宁县、响水县相关负责人出席,系统介绍“十四五”以来盐城市在推动高质量就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民生保障、扩大普惠养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全景展现盐城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并回应媒体关切。

夯实就业根基  筑牢共同富裕民生底盘

就业是民生之本、共富之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启飞说,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城镇新增就业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把“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见习等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稳步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十四五”以来累计筹集就业补助资金22.3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1.7亿元;全市就业大局难中求稳、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城镇新增就业35.77万人,交出了省高质量发展考核就业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的答卷。

盐城市积极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成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60个、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12个、就业服务驿站212个,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每年市县联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超千场,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家,数量居全省第三。实施返乡就业创业三年行动(2025-2027年),促进人口回流、人才回归、资本回乡,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18.1万人,盐城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在锻造技能人才队伍方面,盐城市创新建立以“上岗率、稳岗率、合格率”为核心的培训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差异化职业培训补贴,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6.94万人次。盐城技能人才屡创佳绩,连续两届夺得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金牌,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2枚金牌,被省政府表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突出贡献设区市”。

家政服务是促就业、促共富的重要抓手。自2022年7月起,市委、市政府聚焦“打造长三角中高端家政品牌”,将“盐城家政”品牌建设作为促进就业、服务“一老一小”、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全市累计组织家政技能培训获证4.79万人次,盐城市选手三夺全国技能大赛育婴项目银牌;建成全省首家家政服务产业园,推动盐城技师学院、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增设家政专业;6个家政品牌入选省级高品质生活服务类劳务品牌,数量全省最多,“射阳好阿姨”入选全国家政品牌典型案例。

建设和美乡村  拓宽共同富裕实践路径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丽萍介绍,“十四五”以来,盐城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百村示范、千村美丽、全域提升”思路,点、片、面协同发力,投入1.78亿元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992个,已完成962个。

在“点”上求突破,按照“十有”标准高水平建设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207个村获命名。在“片”上促融合,打破行政边界,推动15个以上相连行政村整体规划建设,打造产业牵引、设施联动的和美乡村片区。在“面”上抓提升,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建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16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各3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8个,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产业体系。

响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飞介绍,响水坚持科技赋能、链条培育、系统治理和改革驱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4.8万亩高亢地块灌溉难题有效解决,15个村创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把有限财力更多投向民生所需所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保持在80%以上。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十张网”全面建成;淮海小戏《解决问题》获第二十届群星奖……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阜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金凤邦表示,阜宁坚持把产业和就业作为关键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十四五”时期,全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050个,技能培训10641人,高素质农民培训15000余人,投入各级帮促资金超3亿元,实施各类帮促项目131个,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占比达80%,积极拓宽村集体和农民的增收路径。坚持“县镇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持续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投入力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民生保障   绘就全龄友好幸福画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司爱平表示,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力打造“盐年益寿”幸福养老服务品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盐城市连续四年将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建成一批城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长者幸福食堂、幸福助餐小院、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不断优化“15分钟养老服务圈”。健全基本养老服务目录,服务项目由18项增至30项,统一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标准,2024年发放尊老金约4亿元,惠及30余万老年人。创新出台养老事业产业联动发展“3+8+5”文件,2025年16部门联合印发《推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盐都、东台争创国家级银发经济特色产业园区,举办银发经济项目推介会、“银发经济消费季”活动,制定五大行动计划,推出十大消费场景,持续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活力。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征程上,盐城市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共同富裕实践探索,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中交出更加优异的民生答卷,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通讯员 祁宗华

图片来源:王焱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