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扬州“垃圾分类社区共治”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传推广,被赞“对国内外其他城市具有借鉴作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9 13:05:00

扬子晚报网11月9日讯(通讯员 扬城管 记者 陈咏)记者9日从扬州获悉,今年3月,扬州市城管局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代修复”项目能力建设研讨会上,专门介绍了垃圾分类社区共治经验做法。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官网发布《开普敦会议:社区携手推进城市生态修复》提出:“在扬州,市城管局与竹西社区的居民和志愿者合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并将厨余垃圾用于资源化利用。这一举措已成为全国城市的榜样。居民还参与公民科学和教育项目,助力保护城市湿地。”

高度评价

据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度赞扬了扬州作为“全球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在持续开展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过程中,携手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国内外其他城市具有学习借鉴作用。

温暖互动

榜样力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扬州市城管局与竹西社区建立“城管+社区”协作机制,形成“1+1+X”工作体系:1个执法工作站+1名社区负责人+多名网格员、微网格员组成联动小组,负责社区城市管理事务。共同开展文明创建、市容管理、垃圾分类等具体工作。竹西社区还开展“绿色积分卡”活动,居民通过每日定点投放垃圾可获得积分兑换奖励,有效提升了分类积极性,强化了居民参与感。

具体做法上,社区居民手持“绿色积分卡”,在志愿者引导下把分好类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精准投桶,随后在卡片上收获“绿色印章”。居民每日可在早晚两个时段各盖章1次,集满7枚即可兑换1卷加厚垃圾袋,这种“盖章+兑换”的玩法让大人小孩很快学会了分类。社区还将把分类活动数据接入社区智慧平台,实时发布“‘盖’出绿色”活动动态,每季度评选出绿色楼栋、分类达人,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愿意持续参与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