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运河”主题课事关保护与传承,科普课堂浸润童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9 13:07:00
扬子晚报网11月9日讯(通讯员 沈婷婷 陆元 周圣哲 记者 陈咏)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运河文化与保护”科普课堂在古运河畔的扬州市东关小学四年级教室开讲。深耕两载再出发,扬州大学数学学院与东关小学的长期合作项目本学期迎来新课题。
![]()
生动讲述
记者了解到,延续由扬州大学数学学院学生会牵头组织的优良传统,本次活动以更加生动、更多互动的方式,将运河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浸润在孩子们的心中。 “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这个'漕运'是什么意思啊?”“老师,我知道!'漕运'就是用船运粮食!”“老师,我也知道,就是用我们的运河来运粮食的!”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展现出对运河知识的兴趣。互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当PPT上出现“漕运”、“水闸”等专业词汇时,出乎意料的是,台下许多四年级的小学生竟能准确认出并大声朗读出来。
![]()
趣味课堂
课堂总结环节,设置了“争做运河守护人”实践倡议。在数学学院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举起小手,郑重承诺:“做运河文化的传播者”——把听到的扬州漕运故事、学到的非遗技艺讲给家人朋友;“做运河环境的守护者”——不乱扔垃圾,主动参与志愿清扫,守护运河的水清岸绿。童声稚嫩却坚定,清澈的眼神中闪烁着成为运河小主人的责任感。
据悉,合作开展两年来,扬州大学数学学院每周组织学生会成员赴东关小学开展义务教学,已成为学院实践育人和服务地方的品牌活动。扬州大学数学学院辅导员周未老师表示:“这样的课堂,不仅是一堂知识课,更是生动的素质教育课。本次运河科普宣讲,深化了小学生们对扬州运河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更是高校资源服务基础教育、传统文化融入少年儿童心田的生动实践。相信这颗关于文化与保护的种子,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千年运河的文脉,在新生代的守护下,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