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镇江:多维发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1 17:20:00

11 月 11 日上午,镇江市举行 “聚焦‘四个着力点’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围绕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主题,镇江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谈沁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长之,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海军,句容市副市长江贝,镇江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宁晖出席发布会,全面介绍该市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实践举措与显著成效。

现场

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镇江将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重要抓手,在协同发展、区域协调、生态保护、对外开放、对口支援五大领域精准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区域协同纵深推进 一体化格局加速成型

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方面,镇江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谈沁磊介绍,镇江以 G312 产业创新走廊建设为核心抓手,构建起 “交通互联、产业协同、服务共享” 的发展格局。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312 国道镇江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南京段主线即将完工;宁句城际日均服务 5 万余人次,沪宁沿江高铁让句容融入上海 “一小时高铁圈”,句容牡丹路 — 栖霞广志路等 “断头路” 有序对接。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形成 “龙头在南京、配套在镇江” 的协同机制,高新区成立全省首个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大全、鱼跃等企业在南京布局科创飞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医疗领域引入江苏省名中医工作室,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资源。

作为宁镇扬一体化战略先行区,句容市副市长江贝表示,句容坚持 “融入南京,接力镇江”,实现 15 分钟到南京、90 分钟到上海的快速通勤。产业协同成效显著,“十四五” 期间新签约项目中与宁镇企业配套占比超 50%,建成国家级载体平台 9 家。宝华镇 “两市一窗” 实现 18 项高频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省级评估,医疗救治能力持续提升,民生 “幸福圈” 不断扩大。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美丽镇江底色鲜明

“‘十四五’以来,镇江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美丽镇江建设为牵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长之介绍,2024 年,全市 PM2.5 年均浓度降至 35 微克 / 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连续 3 年保持 100%,长江干流和苏南运河镇江段水质稳定在 Ⅱ 类。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镇江坚守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导向,筑牢长江十年禁渔防线,与南京、马鞍山跨省协同立法保护长江江豚,目前镇江段江豚数量达 34 头,占长江干流江苏段总数的 27.9%。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 198 家,“十四五” 期间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 10 家、省级绿色工厂 69 家;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每年可节约标煤 14 万吨,减少碳排放约 35.7 万吨。同时,通过实施 177 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修复湿地 5000 余亩、推进 “无废城市” 建设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超 90%。

交通基建强基赋能 支撑体系日益完善

镇江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海军表示,“十四五” 期间,镇江交通运输部门聚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运方面,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即将试运行,为苏南运河 2000 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提供保障;镇江港 2024 年货物吞吐量达 2.95 亿吨,跻身全国主要港口前 20 位,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陆路交通网络持续加密,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接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扬溧高速改扩建工程加速扫尾,丹金高速公路启动建设;铁路镇江东货场即将投用,“三主四辅” 铁路枢纽、“两横四纵” 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农村交通提质升级,累计完成农路提档升级约 594 公里,实施农路安防工程 3061 公里,扬中 “太平路・扬中行” 等 “农村公路 +” 品牌推动交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此外,大路通用机场建成投用,完成市区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空空联程” 试飞,立体交通格局不断完善。

镇江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宁晖介绍,作为镇江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经开区,镇江经开区 2024 年位列全省省级以上经开区 10 强。该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十四五” 期间累计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 275 个,总投资 981 亿元,孚能科技、金斯瑞蓬勃生物等一批优质大项目相继投产。四大主导产业能级显著提升,2024 年应税销售合计 681.1 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达 50%,其中航空航天产业为 C919 大飞机提供关键零部件支持,新材料产业集聚奇美、巴斯夫等龙头企业。

创新驱动成效凸显,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谈沁磊提到,镇江在《2025 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科技创新集群位列全球第 100 位、长三角第 6 位、全省第 3 位。经开区培育省级以上 “专精特新” 企业 92 家,组建 2 个市级创新联合体,数量居全市第一。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全市 1—9 月与 “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额达 423.7 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 51.7%;经开区进出口总额、实际到位外资连续 5 年占全市比重超 1/3,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实体化运行,港产城融合发展态势良好。

对口支援走深走实 协作共赢亮点纷呈

镇江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谈沁磊介绍,“十四五” 以来,镇江累计投入资金 18.33 亿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 353 个,选派干部人才 599 名,与西藏达孜、新疆可克达拉等多地形成多点开花的协作格局。产业赋能成效显著,云上达孜工业旅游景区创成西藏首个国家工业文化旅游示范区,“达孜 — 丹阳眼镜城” 成为西藏规模最大的现代眼镜大卖场;可克达拉经开区城西创新创业产业园吸纳就业 1100 余人,“句容与渭南蒲城县产业互通” 案例获中办、国办推广。今年,镇江以 “苏超” 赛事为纽带,打造跨区域主题市集,促进对口支援地区文化共融,“润疆情”“云端天使” 等民生工作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当前,镇江正抢抓 “十五五” 规划编制窗口期,加快谋划一批重大任务举措,将在区域联动、创新协同、载体建设、民生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实,为建设 “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 注入更强动能,奋力为全省走在前、做示范、挑大梁多作镇江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