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数字工匠”征战全国赛场!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1 19:06:00
11月11日,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福建省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江苏派出9名决赛工种选手和8名观摩工种选手参加“巅峰对决”,其中观摩赛参赛人数位列全国第二。
![]()
本届大赛聚焦“提升数字技能,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主题,紧扣当前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的现实需求,设置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管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3个决赛工种,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无人机驾驶员2个观摩工种。通过理论考核、实操竞技、场景应用等多维度比拼,全面检验选手数字技能综合素养。赛事最终将评选产生个人奖、团体奖,其中获得决赛工种前3名且符合条件的职工,可在次年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江苏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广泛组织动员职工学技术、练技能、比本领,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充分发现、培养和选拔数字领域工匠人才,推动完善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引导非公企业职工积极参赛,提高非公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江苏明确,各工种省选拔赛中,应有非公企业职工参加,参加省选拔赛的各代表队参赛选手中,来自非公企业的职工须不少于3名。今年9月,常州市总工会、扬州市总工会和江苏工匠学院(君立华域)分别组织承办了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数据安全管理员三个决赛工种江苏选拔赛,104名选手参加比赛,决出各工种前六名,并开展了集训选拔。
江苏针对参赛选手推出专属礼遇,进一步彰显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对获得全国大赛决赛各工种第4—6名并符合条件的江苏选手,按程序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对获得全国大赛决赛各工种第7—10名的江苏选手,按程序优先推荐申报“江苏五一工匠”培育对象。决赛工种各代表队进入全国决赛的选手,优先安排参加省级工会组织的优秀技术工人疗休养。对获得省选拔赛各工种第1名的选手,按程序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对获得省选拔赛各工种第2—6名的选手,按程序优先推荐申报“江苏五一工匠”培育对象。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是2019年人社部发布的首批新职业,赛项着重考察选手在机械与电气维修操作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涵盖工业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应用技术以及维修技术与技能。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还特别增加了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机器人集成技术的考核。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从物流配送到飞行表演,从应急救援到工业巡检,从农业植保到城市管理。大量无人机的使用必然带来大量的维护和检修需求。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于2020年正式成为新职业,人社部预计未来5年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需求量约350万人。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主要评估选手在无人机基础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整机装配、系统调试、故障排查、飞行操控和作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参赛选手、江苏无国界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职工王洪春表示,参加选拔赛和集训,有机会和来自各地的优秀选手进行切磋交流,不仅检验了自己的技能水平,也使自己在无人机装调和飞行操控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数据安全管理员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职业,于去年正式“入列”。项目技术指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网信安中心副总经理赵云峰表示,该赛项要求选手能够熟练掌握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数据安全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安全实践以及数据安全攻防对抗等多方面的能力,“新的知识点太多,还要结合新技术的应用,选手们面临现学现用、即学即用的挑战。”
江苏参赛选手全部为8090后,其中最年轻的是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项选手、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00后设备维修工李鹏龙。去年,他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上表现出色,获得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赛项第二名。
相较首届大赛,本次大赛充分运用“职工之家”APP,首次实现赛前网上练兵、决赛报名、抽签、检录、理论考试、实操评分、结果汇总分析等全流程数字化办赛。大赛举办以来,累计带动全国各省(区、市)超300万名职工参与网上练兵和技能比武,网上练兵答题超535万道,省级选拔赛参赛人数超8000人。
决赛期间,除同步举办线上技能比武外,比赛现场还设置职工数字化应用成果展,集中展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应用成果,打造“以赛聚智、以展促产”的数字生态链。
通讯员 苏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