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一路“荆棘”求子十余年,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精准施策守护生命花开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5 11:19:00
生命的美好,在于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对于42岁的王女士(化名)而言,2025年11月3日那个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是她历经十余年磨难、跨越重重险阻后,终于迎来的最动听的乐章。这背后,是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与产科团队紧密协作,共同谱写的一曲关于生命、爱与坚守的赞歌。
![]()
半生波折,一颗不灭的求子之心
王女士的人生旅途充满坎坷。早年婚姻结束后,她遇到了现任丈夫,重组家庭的温暖让两人渴望拥有一个共同的血脉结晶。然而,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2010年卵巢囊肿切除、2012年阑尾炎手术,更为沉重的是,她在2015年和2018年接连遭遇两次宫外孕,并分别接受了双侧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一次次的手术,不仅在她腹壁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更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再婚后的七年里,自然怀孕的希望变得渺茫,求子之路仿佛陷入绝境。
怀抱最后一线希望,王女士走进了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施蔚虹主任的专家门诊。面对这位特殊的患者,施蔚虹主任深感责任重大。经过一系列详尽而精准的检查,情况果然不容乐观:多次手术史导致盆腔环境复杂,而王女士左侧卵巢已经萎缩基本看不见,仅存的右侧卵巢功能也已显著衰退。这意味着,获取一枚可用的卵子本身就极为困难。
精准施策,于绝境中缔造希望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线希望我们都将全力以赴。”这是施蔚虹主任及其团队坚守的信念。团队为王女士量身定制了一套极其精细、个性化的超促排卵方案。方案中的每一个用药剂量、每一次监测时机,都经过了团队的反复推敲和谨慎调整,如同在悬崖边精心培育一朵脆弱的花蕾。
最终,在团队的精心呵护与王女士夫妇的全力配合下,奇迹发生了——他们成功获得了一颗健康、珍贵的卵子,并培育成了优质的受精卵。当这枚承载着无限希望的“生命种子”在实验室里形成时,所有人都为之振奋。随后,生殖医学中心与产科团队无缝对接,开始为王女士的子宫内膜进行“精装修”,为胚胎移植和着床创造最佳的内部环境。
保驾护航,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花开
胚胎成功着床,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当王女士转入产科,第一次产检时,刘伟玲主任轻轻抚触她腹壁上那些纵横交错的手术疤痕,内心涌起深深的爱怜与责任感。高龄、试管、唯一的胚胎、多次盆腔手术史,这将是一次不平凡的孕途,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妊娠并发症......一直盘桓在刘主任的脑海里,产科团队为王女士开启了“全程护航”模式。每一步检查,每一次监护,都慎之又慎,如同捧着一件稀世珍宝,步步精心。幸运的是,王女士顺利闯过NT关、四维关,没有发生任何孕期并发症。
39周胎儿已成熟,“一定要确保母子平安!”是刘主任整个团队的信念,严重的盆腔粘连如同布满了“地雷阵”,预示着手术的困难以及术后恢复的艰难。任何一步的疏忽,都可能前功尽弃。术前组织多学科会诊,预演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应对预案,做好了万全的输血和抢救准备。
终得圆满,爱与专业创造生命奇迹
2025年11月3日,一个承载着无数期盼的日子终于到来。在产科手术室里,气氛严肃而专注。刘伟玲主任主刀,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小心翼翼地避开粘连组织,轻柔地操作。
手术台旁,外科主任卢朝德密切关注着手术进程,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他的在场为手术团队增添了信心与保障。
当一声清亮的啼哭划破手术室的宁静,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一个健康的男婴降生!母子平安。
望着怀中安睡的宝宝,王女士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泪水,洗刷了过往所有的艰辛,也饱含着对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两个精英团队无尽的感激。
通讯员 顾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