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茉莉花开・艺通江海”丨南通崇川幸福街道:秋田躬耕识农趣 书页漫读寻农韵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0 18:25:00

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让学子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近日,幸福街道文俊村社区与南通开发大学经管学院共同筹备的“秋田识趣、书页寻农——半日耕读会”在幸福田园启幕。50余名学子怀揣期待齐聚于此,以“农事实践+田园阅读+成果分享”的沉浸式模式,体悟耕耘之辛、探寻农韵之美,在秋意盎然中传承“耕读传家”的传统智慧。

秋田躬耕知农趣,汗湿衣衫悟艰辛。秋阳之下,幸福田园的农事体验区活力满满。在幸福田园志愿者的示范指导下,学子们迅速掌握锄头使用要领,投入挖红薯、打麦子的劳作中。起初有人因力度把控不当而受挫,但很快便摸索出“顺藤寻根、轻撬慢挖”的技巧。大家分工协作,田间翻土声与笑语交织。志愿者全程护航,及时提供帮助。当捧着带着泥土香的红薯时,学子们额角的汗珠都透着丰收的喜悦与自豪。 

 

书屋静品书香韵,农理深寻底蕴长。短暂休整后,学子们走进静谧的耕读书屋。阅读志愿者结合上午劳作,以《田间书》中红薯的传播史为引,引导大家探寻农耕智慧。学子们或静心品读《乡土中国》等书籍标注感悟,或轻声交流心得。“握过锄头才懂对土地的眷恋”的感慨引发共鸣,针对“红薯为何种垄上”等疑问,志愿者结合书籍与经验解答,让实践体验与书本知识深度融合。 

 

心得共话传农韵,感悟交融促成长。集体分享环节氛围热烈,学子们围坐畅谈。有人分享从生疏到熟练的挖薯技巧,现场演示时引来阵阵附和;有人结合《乡土中国》坦言,亲手劳作后才真正理解“乡土是根”的深意;还有人对照《田间书》,谈及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历史智慧。“红薯种垄上是否为排水”等疑问抛出后,众人结合读写经验交流,老师适时补充,让分享成为知识互补的生动课堂。

本次半日耕读会成功打破课堂与田园的壁垒,让学子在“做中学、读中悟、分享中提升”。未来,幸福街道将持续打造此类实践平台,结合四季农事开展春种、夏耘、秋收系列活动,让更多学子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在阅读中沉淀思想,让青春在知行合一中绽放璀璨光彩。

通讯员 李彬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