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矩阵领航 通州“三维”发力打造产业高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0 21:13:00
一家扎根乡镇的企业,能产生多大“流量”?
手捧“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荣誉,自主研发的AI服务器用电容器打破国外垄断,成为行业拳头产品;带动55家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一地,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位于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的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凭一件单品,带火了通州区整条产业链。
![]()
光电产业园外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张建华说,依托扎实的工业基础,通州区引导企业深耕细分赛道,争当“单打冠军”,近年来共培育出12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以此为核心,通州区通过精准培育、生态赋能和服务升级“三维”发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
江海电容器就是通州区“专精特新”企业矩阵中的标杆性企业。在通州区,这样的“领航者”并非个例,八大重点产业链上一个个“单项冠军”“行业小巨人”,成为驱动工业增长的“硬核力量”。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通州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精准培育。近年来,通州紧密对标国家、省工信部门工作要求,将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作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通过分层培育、精准施策,构建起梯度成长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513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创新活力迸发、发展动能充沛的良好局面。
![]()
江海电容器生产线
一流的产业生态是企业成长的“沃土”——纳设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炳安深刻领悟到这个道理。这家企业,由深圳半导体行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通州区全资控股,企业在落户之初就感受到了通州产业生态的独特魅力。
半导体生产对特殊气体的纯度和供应稳定性要求极高,通州在企业考察阶段就主动亮出“底牌”——南通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建成可提供氢气等危险化学气体的气站并铺设好输送管道。企业入驻后无需重复建设,直接接入即可投产,大大缩短了生产筹备周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通州区深入实施“510 英才计划”,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为企业注入智力活水;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促成400余家企业与各大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通州企业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9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专精特新企业“炼成记”的背后,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的浇灌。通州区持续升级项目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性,创新推行产业链挂钩联系机制。通州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倪健忠介绍说,全区每条产业链都有一名区领导挂钩、一个部门或板块牵头,并建有党建联盟。建立产业链党委联席会议和“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等制度,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疏通产业链中的堵点和难点。
高效服务不止于招商。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中的痛点,通州大胆改革创新,通过跨部门协同、流程再造,将项目从土地获取到投产的“多环节办”转化为“集成办”,创新实施“拿地即开工”“预验早投产”“竣工即登记”系列举措,打造投资促产“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通州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已连续40个月稳居全市前列。今年1-10月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11.8%,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
通讯员 王铠浈 吴晗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