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接送孩子的电动车,怎么骑才最安全?交警这几点提醒太重要了

来源: 江苏警方

2025-11-22 07:27:00

由江苏省委改革办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联合策划的江苏首档大型政策解读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11月18日晚8点在江苏新闻频道播出“知危险会避险 交通安全‘警’相随”。

江苏电动自行车总量超过4000万,平均每户家庭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骑电动车接送娃,怎样更安全?

上放学路上,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风险?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谁来教、怎么教?本期《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相关负责人为您解读。

坚持常态化治理

破解电动车接送“安全题”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四支队支队长 荀同胜

我省电动自行车总量超过4000万,许多家长使用电动自行车接送学生上放学。目前来看,一些乘坐电动自行车的学生安全头盔佩戴率不高,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比较突出,农村地区还存在使用低速电动三、四轮车等非标车辆接送学生的问题,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相对突出。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一直十分重视这些问题,始终坚持常态化治理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查纠闯红灯、违法载人、逆向行驶、走机动车道、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针对学生不戴头盔的问题,我们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不断增强家长和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头盔佩戴率。

家长必看!

儿童头盔这样选不踩雷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 段义明

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2023年7月1日起实施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标,是该领域首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选购时,您可以通过“一观、二嗅、三压、四试、五询”五个步骤来判断安全头盔是否符合标准:

一观:首先挑选带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

二嗅:仔细辨别材质是否有刺激性气味,要选择无味或气味较轻的产品;

三压:用手按压缓冲层,建议选择回弹迅速的内衬,以便在意外撞击时有效提供缓冲保护。

四试:为孩子挑选舒适、贴合的头盔。确保头盔帽檐与眉毛保持两指宽度,不遮挡视线;安全卡扣扣好后能轻松塞进一根手指,孩子感觉不紧绷。如有护目镜,应选择透光性好的镜片;

五询:了解购买的头盔类型。国家标准规定,头盔分为A类和B类,A类头盔适用于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乘员,B类仅限于电动自行车乘员使用。

当然,即便是最安全的头盔也有损耗。长期使用材料会老化,应及时更换。若头盔遭受撞击,即使外观无显著损坏,也应及时更换。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戴盔,孩子才会戴。此外,让孩子挑选喜欢的颜色或图案,他们更愿意佩戴。

最后再给大家归纳一下:认准3C标志、挑选优质材质、确保试戴合适、确认头盔类型,这样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

用电动三、四轮车接送孩子

这些安全隐患您知道吗?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四支队支队长 荀同胜

从我省情况看,电动三四轮车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交通违法突出。电动三四轮车用户有不少是老年人,且多无驾照,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闯红灯、随意变道,急转掉头、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比较突出。二是交通事故高发。交通违法突出导致相关交通事故易发多发,同时因车辆制动性能弱、车身结构强度低、安全性能差等因素,容易加重事故后果。三是保险保障缺失。电动三四轮车不符合工信部相关标准,无法对其登记上牌,也不能购买交强险和商业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需要驾驶人自身承担赔偿责任。

从源头监管到宣传引导

多管齐下破解电动三、四轮车难题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四支队支队长 荀同胜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重视、部门协作、依法治理、多方参与。作为公安交管部门,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源头监管。继续推动工信、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清理整顿电动三四轮车生产销售企业,停止生产销售违规产品,从源头上减少电动三四轮车上路行驶。二是加强路面执法。持续开展电动三四轮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落实禁限行管理措施,严查违规载人、违法上路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坚持宣教结合、科学引导,重点对电动三四轮车使用群体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争取广大群众理解支持。

排查隐患 强化教育 严格执法

让校车“跑”得更安全!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四支队支队长 荀同胜

为保障校车安全,公安交管部门联合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对校车开展一次安全检查,防止“问题车、问题驾驶人”上路。今年秋季开学,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完成5300多辆校车的上线检测,完成5700多名校车驾驶人的资质审查。同时,集中排查校车行驶线路,特别是农村地区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强化安全警示教育。督促学校、校车企业对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教师、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严查交通违法行为。集中开展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整治行动,紧盯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加强巡逻管控,严查超员、超速、不按审核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你以为“不会有事”?

别让“疏忽”变遗憾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 段义明

很多人认为居民小区车辆较少且速度不快,容易放松警觉。但实际上这些地方事故不少,在遇到孩子奔跑嬉闹、突然冲出时,驾驶人往往来不及反应。再比如有的孩子会骑着平衡车、滑板车玩耍,甚至上道路,由于孩子个子不高且这些车平衡性差,极易导致事故。《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明文规定:滑板车、独轮车、平衡车等非道路车辆和工具不得在道路上行驶。还有一点,在夜间或雨雪天,孩子们穿深色衣服过马路,不容易被驾驶人看见。因此,我们提醒各位家长,尽量给孩子穿醒目颜色的衣服,或在书包上挂反光挂件。

另外,想提醒一下,许多事故发生在人们误以为“不会有事”的瞬间。但家长瞬间的疏忽,孩子就可能遭遇意外。比如,过马路不搀着孩子,孩子可能突然折返。真正的安全防护,需要我们家长以身作则、不断提醒,让孩子养成习惯后形成本能的谨慎。

江苏出了本“宝藏绘本”

搜索“江苏交警”就能学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总队长 张 波

作为公安交管部门,我们既要当好“守护者”,维护学生的上放学安全,也要当好“指导员”,通过送教上门、情景模拟、体验教学等方式,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单纯依赖交警入校宣讲,模式传统且覆盖有限。我们之前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能提供一份科学、准确、有趣的教学工具,让老师和家长也能以专业准确的讲解参与到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中。为此,去年省公安厅联合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编制出版了《江苏省少年儿童文明交通教育绘本》。按照新生入学成长时间线,开展场景式、沉浸式交通安全教育。我省的做法,公安部交管局也在全国做了推广。

目前,绘本实体版已完成印刷,并免费发到全省小学。同时,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我们还开发了电子版和有声读物。只需在微信中搜索“江苏交警”即可收听收看。

带孩子逛“体验馆”当“小交警”

把安全课搬到社会实践里

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 段义明

江苏早就把交通安全课延伸到了社会实践活动。公安、宣传、教育等部门已携手建立起了常态化的联动机制。目前,各地均建有交通安全主题公园和体验馆,家长可以带孩子实地体验。这些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此外,孩子们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少年交警队”,在民警的带领下参与执勤体验、交通安全宣讲等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榜样意识。

来源丨江苏新闻 江苏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