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你们值得被礼赞!2025第五届“我为群众办实事”口碑案例发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4 22:41:00

11月24日下午,《“奋进十五五 幸福再出发”第六届口碑行启动暨2025第五届“我为群众办实事”口碑案例发布仪式》在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指导,扬子晚报主办。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陶成发,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处长殷京生,中共南京江北新区工作委员会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梁洪基等出席。活动现场发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年度十佳人气案例、十佳创新案例和十佳典范案例,一个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民生实事案例,展现出南京以省会担当推进改革攻坚,全市基层一线用心用情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鲜活实践成果。

五年蝶变,口碑案例见证城市温度

2021年以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连续5年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口碑案例征集活动。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航的历史交汇点,回望过去五年,南京擘画出的民生图景感动人心,五年口碑案例征集,汇集了南京市民对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真诚点赞,更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

第五届“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口碑案例征集活动征集出年度百佳案例,现场发布了年度十佳人气案例、十佳创新案例和十佳典范案例。这30个优秀案例涵盖了公共交通、助老服务、基层治理等方方面面,充分显示出了南京在民生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共同启动“奋进十五五 幸福再出发”第六届群众口碑行活动,并将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重点打造的短剧视听产业基地作为第六届口碑行活动首站。第六届群众口碑行将肩负着这种记录时代发展的责任再次出发,深入街巷、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写下更多、更美的“南京故事”。

多方聚力,携手绘就幸福新图景

记录城市发展进程,是时代赋予媒体的职责。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大颖说,2026年元旦,扬子晚报即将迎来40岁生日。40年间扬子晚报一直坚持记录真实、传递温暖、连接你我。而口碑案例推选活动的初心,也是为了更直接地倾听民声。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扬子晚报将继续发挥媒体聚合力,组织专家、记者、市民深入发展一线,深入记录南京的发展实践与民生脉搏。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陶成发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这五年,南京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作落地见效,教育发展指数长期全国领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7年全省第一,连续15次荣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口碑主题活动挖掘出大量鲜活事迹和人物,生动展现了“小美好”项目背后南京各级民生部门的“大担当”。他希望口碑行活动进一步聚焦广大基层一线推进民生实事工作的扎实成效,共同讲好新时代发生在南京的城市故事。

扬子晚报“我为群众办实事”口碑行这一品牌活动已连续三年选择在江北新区举办表彰仪式,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梁洪基说,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推动更多惠民实事落地,让“幸福江北”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真情演绎,市民才艺秀分享心中温暖

生活好不好,要看百姓们笑容多不多;服务实不实,要听街坊邻居聊天怎么说。

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四周社区蔷薇艺术服务队编排了三句半表演《金陵“新事”多》,用朴实幽默的语言,诉说身边新鲜变化。“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感受南京城市温度的过程。在演绎这些故事时,我作为一个南京人的幸福感也真切地提升了。”主创人员刘丽将“为民办事创新篇,件件实事暖心房”的亲身体会写进了台词。

南京传媒学院学生的三幕剧《幸福南京 温暖烟火》,演绎里三个发生在南京的真实故事。“我今天饰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城管李同志,在剧中耐心地向摆摊手艺人徐大姐讲解社区的新规划,第二个则是电工王工,他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2022级戏剧影视专业学生孔德逸在演出后分享道,“能以演员的身份,在舞台上‘成为’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敬可爱的人们,我感到无比骄傲。”

实干为要,基层一线接续奋进这样干!

2025年,高淳区在城中心的宝龙广场附近创新打造大丰河夜市疏导点,由区城管局牵头联合多部门行动,在路边“开发”出150多个固定摊位。顾客盈门的“大丰河夜市”,成为当地夜间消费活力的生动缩影。高淳区城管局市容市政管理科科长万代盛说:“很荣幸获得‘十佳创新口碑’案例,未来我们将继续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七月,南京市总工会积极响应上级部署,聚焦广大网约车司机的实际诉求,与T3出行平台共同推动并成功签订了全国首个网约车平台算法和劳动保障的集体协议,成果惠及T3出行平台全国范围内的140万名网约车司机。南京市总工会二级调研员郭忠平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调查研究,切实维护好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策划:陈郁

统筹:冯可 刘丽媛

执行:张可 刘丽媛 王夕悦 陈慧 姜婧仪 薛玲 张昊 闫春旭 苏涛(实习)

设计:冯晨禛

文字:刘丽媛 姜婧仪 王夕悦 闫春旭

摄影:宋峤

视频:戎毅晔 李铭哲

主持:李雪琪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