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连云港海州:“轻食”种植藏着致富密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21:04:00

初冬时节,连云港市海州区田野间涌动着别样生机,新坝镇谢意家庭农场的羽衣甘蓝叶片肥厚、绿意盎然,云台农场兴垦科技的“寒秀”西蓝花紧实饱满、鲜翠欲滴。这些兼具营养与健康属性的“轻食蔬菜”,正通过生态种植、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升级,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菜”,更解锁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密码。

在谢意家庭农场的种植基地里,收割后的羽衣甘蓝被快速打包,直接送往城区餐桌。作为备受青睐的“营养明星”,这款蔬菜依托订单农业模式,省去中间环节,让田间鲜绿直达消费终端。“我们坚持生态种植,用滴灌技术精准水肥管理,还把农业废弃物发酵成有机肥还田。”农场负责人介绍,这种“种植—回收—发酵—还田”的循环模式,既降低了成本,又保障了生食蔬菜的安全品质,让羽衣甘蓝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如今在新坝镇,特色“轻食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效应。除了羽衣甘蓝,紫悦家庭农场的紫白菜、紫花菜等品种也长势喜人,多元化的种植结构让农户们尝到了“优质优价”的甜头。“这些蔬菜契合现代人健康饮食需求,市场潜力大,我们种得有奔头。”种植户的话语里满是信心。

与此同时,云台农场兴垦科技的50亩“寒秀”西蓝花迎来丰收季。这款从日本引进的优良品种,耐寒性强、抗逆性突出,即便遭遇极端天气,仍实现了稳产丰产。“定植70天就能采收,目前已收5.5万斤,预计总产量可达6万斤。”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田间管理,全程把控产品品质,让西蓝花不仅畅销连云港本地市场,还远销沭阳等周边地区。

更值得关注的是,兴垦科技创新采用“茬口衔接”农作模式,在豆丹养殖的间隙种植西蓝花,实现土地资源“无缝衔接”利用。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样一来,土地不闲置,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大幅提升,还能改善土壤环境。”这种生态循环的种植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近年来,海州区立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高附加值、绿色健康的“轻食农业”。从生态种植技术的推广到创新模式的探索,从单一品种种植到多元化供应体系构建,海州“轻食蔬菜”正以高品质赢得市场,为农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让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通讯员 李丹 李易聪 吴成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