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州双高协同聚创新动能 产教融合促产业升级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21:32:00
![]()
活动现场
日前,连云港海州(高新区)“双高协同”高水平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正式签约,携手南京工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搭建创新“桥梁”,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强劲动能。自“双高协同”试点启动以来,海州区立足“343”产业体系根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产业创新为核心,探索校地合作新路径,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已与21家高校院所建立校地联盟,达成产学研合作成果100余项,累计合作金额超1000万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支撑。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连云港高新区与海州区融合发展后,规划面积达145.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三大主导产业及四大新兴产业、三大服务业,2024年在全国178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71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84%。试点启动以来,该区聚焦“五个一”目标要求,构建起全方位协同发展体系。
在机制保障上,该区创新搭建“1+2+N”协同工作专班,由双方主要领导担任联合工作组组长,建立月度会商、季度评估、年度考核的工作闭环,已召开联席会议4次、专题会议16次。先后与江苏海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签订“1+5+5” 合作共建协议等多项合作文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配套政策,激励企业高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发布“1+2”协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细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责任与绩效评价。计划三年投入1000万元经费保障,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引导校企联合攻关。
![]()
活动现场
产业技术攻关是协同发展的核心抓手。该区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双向清单”月度更新机制,今年已梳理关键技术需求34 项,发布成果清单40余项。组织11批次“专家进园区”活动,走访企业32家,推动高校实验室“搬”进企业、科技成果落在产业链,新增校企合作项目30余项,在谈项目10 余项。同时,深化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建成3所专业实验室,引入3个产业化项目落地,推动悟空智算等企业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开展重大专项合作。
平台共建与人才共育为协同发展筑牢支撑。该区设立 30亿元高新科技母基金,已对9个重点项目投资1.46亿元,构建“概念验证+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全链条孵化体系;筹建南京工业大学科创飞地,打造“研发在南京、转化在连云港”的创新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人才双聘”机制,17名试点高校教授入驻企业担任“科技副总”,3名企业家赴试点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江苏海洋大学每年选派500余名学生到龙头企业实习实训,共建就业创业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多个产教融合平台。
下一步,海州(高新区)将持续聚焦产业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共育共享和政策机制强化,成立装备制造产学研合作联盟,推动“双高协同”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海州实践。
通讯员 赵威娜 苏恒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