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淮安法援惠民生⑩:1305个法援站点筑牢公平防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7 17:33:00

扬子晚报网11月27日讯(通讯员 邵永高 贾亚群 记者 朱鼎兆)2025 年以来,淮安市法律援助工作紧扣 “法援惠民生” 主线,以民生保障为核心、以质量提升为关键、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群众合法权益保驾护航,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全年共受理法援案件 4220 件,常住人口受援率达万分之 9.25;市 12348 法律服务热线 1-11 月接听咨询 17397 个,转接办理 12345 便民服务热线诉求 1403 件,接通率 99%、群众满意度 98%,实现零有效投诉,市中心 4 个窗口累计接待来访咨询 989 人次,用扎实数据和务实成效书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服务网络全域覆盖

今年,淮安市提前完成 “提升 40 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覆盖达 95%” 的省市政府民生实事目标。为确保站点规范运行,4 月和 10 月,淮安市司法局分管领导带队对 7 个县区 40 个站点开展两轮全覆盖指导督促,推动各县区在省系统中完整录入咨询量、案件转接、地址联系人等信息。

目前,淮安全市已建成各类法律援助站点 1305 个,为2026年法律援助区域通办 “站点直办” 夯实基础。同时,着力培植特色品牌站点,清江浦区老张法援工作室、淮安区老喻法律援助工作站、洪泽区劳动人事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等一批标杆站点脱颖而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法援服务。

精准护航重点群体 援职助企成效显著

聚焦劳动争议化解与企业法治保障,淮安市深入推进 “法援惠民生 援职助企” 专项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1562 件,调解成功 780 件,调解成功率达 49%;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开展后,受理相关案件 1005 件,调解成功 482 件,成功率 48%。

在企业服务方面,已在全市用工规模 100 人以上企业设立 100 家职工法律援助联络点,建立百名联络员花名册,并与市 “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 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开展 100 场专题普法讲座。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爱骑之家・调援驿站” 累计惠及骑手 400 余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 7 起,开展线下普法 16 场,发放宣传资料 3300 余份,切实守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刑事法律援助领域,淮安市、县两级法援中心主动对接检察院,严格落实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通知辩护要求,推动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实质化运行。围绕通知程序、材料补充、拒绝辩护处理等关键环节强化协作,完善工作指引,截至目前已办理审查起诉阶段法律帮助案件 87 件,确保刑事诉讼当事人获得平等法律保护。

严抓案件质量管控 品牌创建硕果累累

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将案件质量作为法援工作生命线,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9 月组织专家律师与中心工作人员组成评审团,对市本级及 7 个县区的 120 本卷宗开展 2025 年度第一轮同行评估,及时反馈问题并组织卷宗观摩和质量培训;按省司法厅要求完成 2024 年度案件卷宗自评,结合《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补充完善《淮安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指引》,搭建起 “四闸五坝” 管控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品牌创建亮点纷呈,举办淮安全市 “法律惠民生” 品牌展示活动,对 16 个推选品牌集中展示并评选优秀等次,淮安市中心培植的 “法援惠民生 淮安质先行”“法援惠民生 援职助企” 分别获评第一、二等次。其中 “淮安质先行” 品牌彰显近 3 年案件质量管理成效,“援职助企” 品牌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两大品牌与老张法援工作室共同获评省优秀品牌项目,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相关业务培训班上,淮安作为典型代表作经验交流,省司法厅分管厅长专门表扬淮安市法援创新工作。

推进区域通办改革 服务便捷度持续提升

为破解群众异地维权难题,淮安市严格按照省厅《法律援助 “区域通办” 工作指引》和《通办指南》要求,统筹推进市域通办、跨市协办和站点直办工作,优化通办流程、明确办理标准,实现群众在全市范围内便捷申请法援,有效解决 “异地维权跑断腿” 的痛点,让法援服务更具可达性和获得感。

下一步,淮安市法援中心将继续深化法援改革创新,巩固民生实事成果,优化服务网络布局,强化案件质量管控,放大品牌示范效应,持续提升法援服务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满意度,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淮安、平安淮安提供坚实保障。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