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高新区:跨江借力,塑造发展新动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8 14:49:00
进入四季度,海安高新区处处可见“拼抢”的劲头:在亚威变压器、伊顿变压器等企业,生产线正“马力全开”,抢抓时间窗口,确保海外订单如期交付;在产业招商一线,在谈项目加速“快进”,力争年底前,再签一批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和高成长性科创项目;抢占先机和上海紫竹高新区推动实质性合作,首批孵化和基金投资项目正加快落地……
![]()
海安高新区科创中心
“海安高新区以满弓紧弦的冲刺状态,奋战四季度、收官‘十四五’,为开启下一个五年发展蓝图奠定坚实基础。”海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杨江华说,海安高新区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抢抓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的重大机遇,找准定位、跨江借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发展新动能、再创发展新优势,争当江苏江北高新区板块的排头兵,奋力建设国家级高新区。
跨江协同 上海“紫竹”落户海安
近期,上海紫竹高新区的一批企业“组团”来到海安高新区,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科技沙龙”,就AI与XR融合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等前沿话题进行分享互动,并就技术转移生态和海安多家龙头企业进行供需对接。
这场南北互动,源自两个高新区根据各自需求开展的“双向赋能”。
地处上海市闵行区的紫竹高新区,是国内唯一以民营企业为开发主体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功能区之一,曾经在全国国家高新区排名第9位。这里吸引了微软、英特尔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扎根,同时汇聚一批国内顶尖科技企业,成为高端人才的集聚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
产业创新大赛
海安高新区地处江北,是一家省级高新区。无论从区位优势、发展层级,还是从创新资源、经济体量上,和紫竹高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是什么让两家高新区“跨江结亲”?
眼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深入实施,区域“一盘棋”将长三角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海安高新区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形成锦纶纤维、电工电气、电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是长江以北首个工业开票超千亿元的省级高新区,综合实力处于江苏省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这次‘结亲’,是紫竹高新区与省级高新区首次开展的跨区域协同新探索。”
海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鲁斌介绍说,紫竹高新区在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投资方面优势突出,而海安高新区制造业基础厚实,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据了解,紫竹高新区和海安高新区采取孵化、投资、产业化全链条式的双向合作新模式。两座高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同时双向协同,海安高新区在紫竹高新区设立孵化中心,用于孵化项目入驻;紫竹高新区在海安高新区设立转化基地,用于紫竹孵化项目的产业化。
动能释放 创新主体活力涌动
今年8月,位于海安高新区的江苏恒炫电气有限公司的一款预装式变电站,成功入选江苏省“两新”技术产品,这是该企业在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制造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这台新产品公司历时两年自主研发,单台售价超40万元,可实现无人值守。”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吉鸿儒说。
以科技创新为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新区的鲜明“底色”。近年来,海安高新区坚持培优育强、向新促质,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提速赋能。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通过实施科创提质攻坚行动,着力构建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激发创新主体的研发积极性,推动创新动能不断释放新活力。
![]()
时尚锦纶企业纺丝车间
前不久,202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审结果出炉,海安高新区三家企业申报的科研项目,均入选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中,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的“绿色低碳等离子体熔融资源化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为我国在危险废物资源化处理领域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这台产品,是天楹集团联合高校与研究机构,用“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成功开发出的全球领先的等离子体熔融资源化成套装备。“顶峰时有60多名研发人员参与攻关,上海天楹研究院为前沿研发基地,在海安进行项目转化,实现了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突破。”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项目已获授权专利137项,制定企业标准15项。
在天楹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氛围在海安高新区日益浓厚,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优秀人才不断集聚。今年以来,海安高新区累计引进4名国内外顶尖人才及团队申报省级高端人才计划,申报入选省双创团队1个、双创人才3人,培育江海英才计划7人。2025年江苏省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发布,海安高新区10家企业上榜。
龙头引领 主导产业壮群强链
11月,江苏威尔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三期工程——人机智能交互系统控制项目,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威尔曼科技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业从事电梯智慧交互产品研发制造。三期项目以深加工玻璃作为新型材料,取代之前的不锈钢板材。目前年订单量已达30万套。
威尔曼是海安高新区的特色产业——电梯零部件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集聚,一条产业链带来一个产业集群壮大。海安高新区锚定优势产业抢占细分赛道,持续壮群强链,沿着产业链招项目、挖潜力、补短板,产业集群效应初现。目前,全区已拥有磁性材料、电梯及零部件、锻压机械、建材机械等4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形成锦纶纤维、电工电气、电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
![]()
恒炫电气智能生产线
一座产业园就是一条产业链。驱车行驶在海安高新区,时尚锦纶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链上企业相互配套、协同分工,形成有序发展、抱团共赢的良好局面。目前,时尚锦纶产业园已落户锦纶企业56家,锦纶丝产量占全国八分之一,正推动产业迈向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园构建智慧信息、电子加工、半导体制造等功能区,着力打造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制造和创新基地。
产业的鲜明特色持续释放对重大项目的吸附力。今年以来,海安高新区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个,新转化达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成为主导产业“强筋壮骨”的新生力量,为全区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
亚威变压器生产车间
时值年末,海安高新区已在谋划明年一季度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中,既有预计新达产项目,也有按进度竣工项目,更有计划新开工项目,总数近30个,涵盖电工电气、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些项目,均是海安优势产业中的强链补链项目。力争以一季度项目的‘开门红’,奏响新一年发展的‘春天序曲’,为‘十五五’奋斗蓝图开好局、起好步!”海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小川 图片 顾华夏 摄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