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河畔古龙舟焕发新彩,百年民俗续写时代华章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7 18:06:00
扬子晚报网5月27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魏宏伟) 初夏的胥河泛着粼粼波光,5月26日清晨,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下坝村王家自然村戏楼下,41岁的美工师傅邢光星正踮脚仰首,手中细笔精准勾勒着龙舟上的云纹,将这条13米长的木制龙舟装点得熠熠生辉——这是王家村为农历五月十三龙舟盛会精心筹备的“重头戏”,承载着近500年历史的古老龙舟,正经历一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华丽蝶变。
在胥河东坝段沿岸两边,有10多个自然村都有在这几天划龙舟的传统习俗。王家自然村的王氏龙舟是黄龙,舟体用纯木打制,长有13米,舟头绑扎“龙头”一个,舟梢扎一龙尾,舟中时立一高高的艄杆,船上左右坐“划手”26人(十三对),另有掌梢(舵手)、司鼓者各1人,总计28人,齐心协力才能展开竞渡活动。
曾经,王家自然村曾因没有专属龙舟,只能靠借船开展龙舟竞渡。直到2000年,全村老少自发筹资,请来制舟传人,历时多个月打造出这条承载全村希望的黄龙。每年农历五月十一,庄重的龙舟下水仪式都会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五月十二起,28名壮汉组成的龙舟队便在胥河上击桨奋进,震天的号子声与飞溅的浪花,共同绘就江南水乡最鲜活的民俗长卷。
“过去龙舟只刷桐油,原木色看着扎实,但总觉得缺了点灵气。”73岁的老船工王呼生摩挲着龙舟的雕花船舷感慨道。今年,在年轻村民的提议下,舟会筹备组决定打破传统,邀请专业团队为龙舟进行彩绘改造。曾在石臼湖荣复村首开高淳龙舟彩绘先河的邢光星,再次担起这份重任。他与村民代表反复研讨,将银杏叶、祥龙、八仙法器等元素融入设计,以明黄为主色调,让古老龙舟焕发出时代气息。
为了这场蜕变,邢光星每天清晨五点半就驱车30多公里从城区赶来。打磨、打底、上色、描金......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夜幕降临时,他又化身“桅杆魔法师”,精心装点那根5.6米高的艄杆:顶端系着镇河宝葫芦,中段悬挂着写满“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立体彩斗,四周缀满七彩绣球与铜铃。微风拂过,彩绸翻飞,铃声清越,宛如千年时光在此刻交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上下两个彩斗分别寓意“魁星点斗”与“聚宝纳福”,寄托着村民对人才辈出、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景。
如今,焕然一新的龙舟静卧胥河畔,艄杆上的蜈蚣旗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村落的勃勃生机。随着农历五月十三龙舟盛会临近,这条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现代创意的黄龙,即将再次破浪前行。当锣鼓声再次响彻河面,这场延续数百年的民俗盛宴,必将以全新的姿态,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范本,让古老的龙舟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扬帆远航。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