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7.3%,你怎能不爱足球

来源: 南京发布

2025-08-07 15:01:00

今日关注数字 7.3%

上半年,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其中,受“苏超”等体育赛事带动,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9.3%。

“从5月开始,南京人的周末几乎都与‘苏超’一同度过,太充实了!”

“我们拿着‘票根’,不仅很多景区门票打折,吃饭、住宿、购物也都有优惠!”

“南京这半年,有球赛,还有演唱会,文体活动特别多,想看的演出、赛事,在南京都看到了!”

“宠粉”不断:

一张“票根”玩转一座城

“5月31日我们就开车来南京了,端午节也是在南京过的,除了看球外,还去了玄武湖看龙舟赛,去科巷吃了南京美食,买了不少南京特产和文创伴手礼带回家。”“苏超”刚开始不久,来自无锡的球迷乔杉就关注到了比赛,并且早早下手抢到了6月1日晚“苏超”南京队对战无锡队的比赛门票。南京的好客和热情令他十分惊喜,索性多待了几天。赛后,他凭借“票根”优惠,游览了南京的众多著名景点。

跟着“苏超”游南京、购南京,赛事期间,南京拿出满满诚意迎接四海宾朋。

数据显示,端午假期首日,南京市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乡村旅游、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监测点接待游客量达171.2万人次,“足球经济”正成为激活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我们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观众专享优惠套餐,结合酒店在地特色,设计了‘酒+景’或‘餐+景’优惠产品,吸引观众留下来,感受南京美景和风土人情。歌迷和球迷除了能以专属优惠价格住宿、用餐外,还能享受一系列温馨服务。”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总经理助理丁涛说,比如酒店可以代客人预约中山陵的参观门票,延迟退房至14时,发放“应援包”和一次性雨衣等,十分受欢迎。以6月1日晚“苏超”南京队对战无锡队的比赛为例,5月31日酒店房间全部住满,6月1日房间出租率也超过八成。

上半年,五湖四海游客纷纷与“宁”相约。途牛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度旅游消费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位列境内自由行热门目的地TOP3、境内游热门目的地TOP4,“南京3日游”成为境内跟团游热门产品的“销冠”。

游客纷至沓来,南京“宠粉”举措更是层出不穷。5月,我市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 乐享‘1+3’优惠活动”,从5月9日开始,凡购买南京市域内举办的大型演出和重大体育赛事门票的观众,凭观演(观赛)票据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三重优惠活动。活动运行两个多月以来,市场反响良好,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申请加入。

目前,优惠场景“队伍”已经壮大到323家,“一张小票根,玩转一座城”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场景融合:

激活文商旅体消费新引擎

“虽然我们没有抢到‘苏超’门票,但是来到第二现场看球,赛事和古都韵味融合,别有一番风情!”7月5日晚,“苏超”南京队和苏州队激战之际,千年古巷大板巷同步开启户外直播,拉开了熙南里街区第二届夏日夜经济消费季的序幕。“啦啦队”在“灯火天街”下,跳起动感十足的舞蹈,氛围感拉满,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

当晚,街区还开启球迷服务站,展示“苏超”球衣,推出“球迷宠粉计划”,如发放江苏13座城市的美食地图、上新夏日消费礼包、发放球迷权益券等。此外,互动打卡、手绘足球、球迷热舞、萌宠派对等活动也同步开展。街区商户也为持“苏超”票根的球迷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优惠套餐,既有江南佳肴、新疆美味,还有特色融合菜、网红餐品。不少商家还特意加推了4人套餐,更适合朋友聚会、看球消夜。

据悉,在“苏超”南京队主场比赛期间,南京新街口商圈、百家湖商圈、建邺金鹰世界商圈等地“全城皆主场”,以7月5日晚为例,全市66个场外观赛点拉动总客流142.5万人次,带动商品销售额3.4亿元。

文商旅体融合,不断打造出的新场景、新玩法,激活南京消费新引擎。

6月,“Hello南京·读‘宁’千遍不厌倦”2025南京文化旅游节,推出“生态美食、文博展演、赛事休闲、亲子研学”等四大特色主题、百场丰富多彩的文商体旅融合促消费活动,涵盖旅游、美食、购物、演唱会、舞台剧、展览、非遗、市集、赛事等多个领域。

通过“赛事和演出引流—场景体验—消费转化”的闭环,南京成功实现“流量变现”,不但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感受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的魅力,又极大程度上激活了消费潜能。

“潮流”汇聚:

读“宁”千遍不厌倦

“南京今年引进了许多运动品牌‘首店’,还有紫金·钟爱里骑行友好街区开业,真是太懂我们运动人的心了!”每到周末傍晚,南京骑行爱好者张俊熙便会约上三五好友,来到紫金·钟爱里体验商业街区与森林秘境的无缝交融,他表示这里既能挑选到潮流运动装备,还能在钟山风光中感受骑行的乐趣。

于5月17日“上新”的紫金·钟爱里骑行主题街区,开业不到一个月,便吸引了超过数万人次前来打卡,成为南京“运动+消费”的新地标。从“小街区”到“大潮流”,上半年,南京体育首店经济加速扩容,多家江苏首店运动户外品牌密集落地,“首店经济+场景创新”模式,推动南京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速迈进。

上半年,受“苏超”等体育赛事带动,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9.3%。

“我们在‘第二现场’看完球,顺便在新街口为孩子挑了一双足球鞋,没想到还有八折优惠!”7月5日晚,来自苏州的游客赵芊芊带着儿子来南京游玩,不仅感受到南京的体育氛围,更成为潮流消费的参与者,“南京很好,下次一定再来!”

市商务局监测的数据显示,在“苏超”“第二现场”的带动下,7月5日,元通商圈商品销售增长21.2%,江宁百家湖商圈商品销售增长19.4%,新街口商圈商品销售增长16.2%。从重点线上平台订单情况来看,餐饮订单量增长30.2%,酒店过夜客人数量显著增长,五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9.4%。

日前,南京市文旅局也晒出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经综合测算,上半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10.1%。“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的歌迷和球迷也越来越多。南京市文旅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举办大型音乐节、演唱会45场次,同比增加9.8%。

潮流娱乐项目引领时尚,也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赛事活动筹办。做好‘商圈’文章,实现购物与赛事的场景切换;做好‘小赛’文章,利用本地文化或自然资源,开发小型精品赛事;做好‘群体’文章,打造匹克球、飞盘等潮流运动空间和夜间消费活动,完善适老化设施,进一步优化消费转化流程。”南京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些“流量变增量”的破圈之道

□ 吴云青

“跟着演出游南京”“跟着赛事游南京”……今年以来,南京深入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旅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文旅深度融合也有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迫切需求。在“文旅融合”的大框架下,体育赛事、演出展览、首店专卖……每一个事件和场景都可以成为一个契机,拓展出“文商旅体展”乃至更多的主题,创新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成为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以“苏超”为例,这个江苏省举办的城市业余足球联赛,以“足球+”效应撬动了江苏全域的消费增长,展现出超越体育经济范畴的积极效应。截至目前,“苏超”共吸引观赛客流25.4万人次,拉动总客流142.5万人次,带动商品销售额3.4亿元。在南京,受“苏超”等体育赛事带动,上半年,全市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了19.3%。“苏超”生动诠释了“流量变增量”的破圈之道。

“苏超”流量变现的密码,在于构建了“体育赛事为核、文化IP为魂、消费场景为体”的融合生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出发点就在于对城市禀赋气质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商旅体展”等要素资源的精准嫁接。正如“苏超”带给我们的启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足球场,如何将单次观赛行为转化为多维度消费链条?怎样完善“赛事和演出引流—场景体验—消费转化”的闭环?关键是以改革创新的手段,把城市文化、体育活力与消费需求交互编织,构建起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苏超”不常有,而内涵丰富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应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多些“流量变增量”的破圈之道,把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在文旅方面的分散化供给有效对接起来,推动“文商旅体展”共促共进、繁花似锦。

当文旅“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和发展“增量”,文旅深度融合的价值意义也就越发凸显——它既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城市形象的生动表达。

内容来源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 程锦欣

图片来源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冯芃 段仁虎 徐琦 孙中元 董家训;南京城市摄影队 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