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力士”到“逆行者”,南京机器人藏着什么秘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17:14:00
挥舞巨臂,轻松举起千公斤重物;身负使命,毅然闯入爆炸性环境……这并非科幻电影,而是“南京智造”机器人谱写的现实篇章。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举行,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集中亮相,将展示最新成果。作为东道主,南京在机器人产业已形成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全链条体系。大会前夕,记者深入探访埃斯顿、天创机器人、南京工艺装备,见证“南京智造”如何以硬核科技舞动智能未来。
工业机器人挥舞“巨臂”轻松举起千公斤重物,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精准完成螺丝锁付、巡检搬运……在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与展示厅内,一批高端机器人正以硬核技术展现“南京智造”的实力。
![]()
“我们已拥有3至1200公斤负载的90多款机器人产品,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10.5%,连续两个季度位列中国机器人市场第一。”埃斯顿执行总裁周爱林介绍。截至目前,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已连续7年稳居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出货量首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锂电池等30多个细分领域。
在重载机器人领域,埃斯顿今年重磅推出的国产首款负载高达1200kg批量应用的六关节机器人ER1200-3300,为我国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支撑,展现了国产重载机器人的技术实力与快速交付能力。
![]()
在AI浪潮下,埃斯顿积极探索“AI+具身智能”的融合应用,接连推出语义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以及协作机器人等先进产品,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扎实稳重的底盘、粗壮有力的胳膊,冷酷的面孔下藏着各项“技能”……在南京天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身智能体验中心,天魁防爆人形机器人无疑是展示的各种机器人中的焦点。“天魁”系列防爆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个获得IIC T6级防爆认证的工业危险环境下可作业机器人,填补了危化场景作业与应急救援领域技术空白。
“它的单只手臂最大负载25公斤,是人形机器人里举重最强的,身高也是行业之最,全展开后最大可达3.3米。”天创机器人产品创新部总监诸德伟介绍,搭载公司自研的切割、钻孔、打磨、抓取等16 款专用工具,可以拧阀门、搬重物、拉闸刀、切割、破拆,做危险场景的“逆行者”。
![]()
成立于2011年的天创机器人聚焦特种机器人领域,研发制造的各类机器人主要应用在电力新能源、油气化工、冶金、矿山、公用事业等行业。11月9日,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全栈式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在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中成功斩获智能终端赛道唯一的一等奖。
诸德伟向记者透露,近期将发布一款巡操一体人形机器人,“它的优势在于融合了VTLA大模型、智能体等新技术应用以及强化学习,能够实现巡操一体人形机器人的全自主作业。”据悉,这款新品将在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上正式亮相。
走进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5G+滑块智能生产车间,机械手灵活地将导轨滑块的原材料投入加工中心,AGV小车穿梭于立体库与产线之间,整个车间几乎不见人影,只有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清晰显示着产线上的“一举一动”。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南京工艺装备主营产品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滚动功能部件,看似很小,是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节”与“神经”。
![]()
“机器人是由关键核心零部件集成打造,关节、运动功能单元等看不见的地方,都有公司生产的功能部件的身影。”南京工艺装备副总经理曹泽云介绍,公司先后推出了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配套的众多关键零部件产品。其中,为SCARA机械手配套的丝杠花键一体副产品,通过多年技术积累与突破,已经实现产业化研发与生产,为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大厂配套。
目前,南京工艺装备已成为机器人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的专业生产制造企业,围绕产品研发、制造、生产等全流程提供配套服务。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充满期待,除了展示各自在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外,也希望通过大会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挑战与机遇,促进更多实质性合作,汲取全球经验,推动南京机器人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闫春旭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