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知识产权赋能智能制造专场活动在南京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7 21:39:00

扬子晚报网11月27日讯(记者 徐昇)11月27日下午,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知识产权赋能智能制造专场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以“知识产权赋能智能制造”为主题,全球知识产权机构代表、权威学者及领军企业实务专家汇聚一堂,分享国际前沿趋势、政策导向与实战策略,共商创新保护之道,共绘智能制造发展新蓝图。

活动现场 

专场活动的主题分享亮点纷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现场探讨了“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知识产权的未来”“WIPO如何应对这一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三个话题。

主题分享 

随着智能制造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关键引擎”,知识产权已成为这场变革中的“核心资产”与“战略护城河”。专场活动特设“知识产权与智能制造”主题交流,探索如何以知识产权筑牢技术壁垒,以知识产权保护赋能产业跃升。

现场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专利导航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大脑决策-小脑控制-本体执行”协同发展架构,涵盖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设计制造、下游终端的应用全产业链,生态日趋完善。报告指出,产业当前面临技术迭代与市场预期平衡、成本控制、知识产权风险等挑战,未来需以专利导航为支撑,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完善海外专利布局,推动专利、技术与标准融合,助力中国从“专利大国”向“产业强国”跨越,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演示”向“规模化商用”转型。

企业代表分享了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创新实践。小米集团法务总监郑娟娟介绍了小米的科技战略,特别分析了AI在新能源汽车材料的应用、在超级电机的应用以及企业用AI“重构工厂”的具体实践。埃斯顿战略与市场部总监王琼系统分析了全球化业务布局中机器人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挑战。

前沿技术迅猛发展,推动全球产业格局深刻重塑。相关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超过800%,中国目前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40%。

如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撑作用?专场活动中“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主题交流给出了答案。国际商标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苏红表示,应重视知识产权决策中的人工监督、确保数据合法获取、推动信息及时便捷地披露,并强调对专有信息的保护。阿里巴巴集团专利法务总监柯晓鹏用“攻(争夺算力技术主权)、守(护航AI大模型未来)、道(保障电商市场公平)”三大关键词总结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系,表示企业将致力于打造兼具技术深度、战略广度和治理温度的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新范式。

本次专场活动从“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蓝图出发,探索了知识产权如何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塑造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又深入到“知识产权与智能制造”的产业核心,剖析了在智能化浪潮中,企业如何构筑自身的技术壁垒与创新护城河;还将目光投向最前沿的领域,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碰撞中,共同探讨了未来的挑战与治理的可能。

“这是一次思想的旅程,也是一次知识产权的战略远航。”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持续梳理和总结知识产权助力智能制造发展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以系统化路径推动知识产权赋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有效方法与机制,以期在知识产权的强力赋能下,全球智能制造的未来更加繁荣、更加光明。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