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里最朴素的热闹!常熟梅李邻里“百家宴”,“在一起”是最好的团圆味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6 10:53:00
节日的热闹,不只在景点人潮,更在村头一张摆满笑语的圆桌。10月5日夜晚,常熟梅李镇珍南村第九个“百家宴”温情开席,村民们老少齐聚,在灯笼下围坐成席;有人从早晨忙碌准备,有人饭后主动收拾,乡贤牵头,邻里合力。这场朴素的盛宴,让乡里的人情味更浓了。
暮色四合,珍南村的空地上饭菜飘香。红烧蹄膀的浓油赤酱、清蒸鳜鱼的清淡鲜香与刚出炉的鲜肉月饼热气交织,构成了最诱人的“百家味”。没有固定的座次,大家三五围坐,举筷共享,边品尝地道的“百家味”,边叙说着家常里短。孩童在桌席间追逐嬉戏,老人脸上笑纹舒展,久违的邻里亲情在杯盘交错间悄然回流。梅李镇党委书记须亚军也来到村民中间,和大家围坐一桌,一边吃饭,一边闲话家常,气氛亲切自然。
现场设置的“童年时光机”游园会,把几代人的回忆串在一起:老物件、旧照片、手作月饼、猜灯谜等,让孩子们的童年与父辈的童年“隔空对话”。
宴席前方,临时搭建的舞台虽不华丽,却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镇文化站带来的表演、孩子们纯真的合唱接连上演。台下,村民们一边夹菜,一边鼓掌喝彩,不时拿起手机记录下这欢乐的瞬间。没有专业的编排,却有着最接地气的真诚。宴席的高潮在全场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时自然涌现。村民们自发挥动着手里的国旗,歌声或许不够整齐,却情感澎湃。
当晚的主角之一,是两位来自村里的小主持人。她们用尚带稚气却自信满满的声音串起全场,成为了整场活动最清新的亮色。对于那两位小主持人和所有在场的孩子而言,这场百家宴是一堂无法复制的“乡土教育课”。他们的舞台自信,来自全村的鼓励与掌声;他们对“家乡”和“节日”的理解,由灯笼的光、糕点的甜、邻里的笑颜共同塑造。
这场让上百人亲如一家的盛宴,背后是一套运行多年的朴素逻辑。本次活动由珍南村的夏健牵头赞助,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作。这份投入从清晨便已开始,天刚蒙蒙亮,村民们便自发前来洗菜、备料;午后,阿姨们围坐在一起,将秋日的桂花揉进软糯的糕团里,留待夜晚与邻里分享;宴席终了,大家又默契地一同打包、收拾、洗碗,场地迅速恢复了整洁。
“大排、鸡腿、月饼,这是大家中秋佳节的家常菜。百家宴吃的是家常味,也是人情味。”珍南村党委书记黄炎说,这顿饭凝聚了邻里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谁家条件好,就多出点钱;谁家手头紧,就出点力,帮忙端盘子、洗碗、收拾。大家各尽所能,却都有参与感。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邻里之间往往各自忙碌,交流渐少,而百家宴恰恰重建了这一珍贵的公共场域。黄炎说:“只要大家能坐下来,很多事情就好讲了。”一顿饭,成了最接地气的交流厅,让疏远的关系重新拉近。百家宴也让邻里互助有了抓手,让节俭成了美德,把“文明实践”写进了日常。宴席会散场,但邻里之间的温情会长久留下,成为乡村最踏实的凝聚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