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硕士充当“种子导师”!苏州一社区闲置阅览室变身“种子博物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9 21:22:00
![]()
“种子博物馆”里收藏着不同的种子
“这颗圆滚滚的是莲子,泡在水里就能发芽;带刺的苍耳,会悄悄粘在衣服上‘旅行’呢!”11月9日,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寒山社区内,孩子们正观察着展台上的“自然宝藏”。一名小朋友踮着脚尖,指着一颗拳头大小的种子惊呼:“老师说这是眼镜豆,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科植物种子!”
谁能想到,这个挤满亲子家庭、充满欢声笑语的“种子博物馆”,半年前还是一间闲置阅览室,面积仅有20平方米。而让它焕发生机的,不仅是居民对优质亲子空间的热切期盼,更离不开一位植物学硕士的“专业助力”。
![]()
孩子们参观“种子博物馆”
20平小空间藏巧思,每处细节皆含温度
推开寒山社区“种子博物馆”的大门,紧凑而精致的布局令人眼前一亮。记者看到,几十个装有各类种子的透明玻璃小瓶,在展架上整齐排列,标签清晰标注着种子名称——既有红豆、小麦等常见品种,也有眼镜豆、人面子等罕见品类,还有孩子们亲手带来的银杏果、西瓜籽,涵盖五谷、果蔬、花卉三大类。
标本下方,放满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用小麦、黄豆拼贴的“五谷丰登”图画,用植物制作的创意摆件……“空间虽小,但每样东西都有用武之地。”社区党委书记吴昉琰笑着介绍,改造前不少居民提出诉求:“能不能给孩子打造一个玩中学的专属空间?”社区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将闲置阅览室升级为亲子空间,既保留原有阅读功能,又创新性加入自然科普元素,让小空间发挥大作用。
吴昉琰表示,“种子博物馆”改造之初,社区就特意征求了孩子们的想法。“想要能大胆表达的地方!”孩子们的纯真诉求,让社区特意增设了儿童议事角。陈苏云小朋友就是“小小议事员”之一,她此前提出“制作种子工艺品”的建议,如今展架上已新增了各类种子冰箱贴、毛线花等手作。“我的建议被采纳了,感觉自己也是‘博物馆’的小主人!”
![]()
孩子们制作“种子贴画”
植物学社工“专业对口”,以种子“带货”自然科普
让这个小空间真正“活”起来的,是社区党委委员全慧敏。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的研究生,全慧敏本科主修园艺,本身就是个十足的“种子迷”。“我家中收藏了不少珍贵的种子标本,现在的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很多人连常见的种子都不认识。”全慧敏说,得知社区要打造亲子科普空间,她主动提出用专业知识开展自然科普,不仅从自家拿出自己的“宝贝”,还发起“种子征集令”,邀请居民和孩子捐赠种子。
为了让科普更生动易懂,全慧敏发挥专业所长,系统整理种子资料、制作植株生长图谱,还精心设计了“种子贴画”“植物拓印”等互动活动。“这些种子不是网上买来的成品,都是我们从大自然里搜罗,每一颗都藏着故事。”她指着一排排玻璃罐介绍,这里有孩子在公园捡到的橡果,有居民从老家带来的荞麦,还有她特意收集的稀有眼睛豆,“用孩子熟悉的事物做科普,比单纯看书更有吸引力,就是希望让更多小朋友留意身边的自然,慢慢爱上大自然。”
![]()
种子博物馆
全慧敏告诉记者,每逢周末及假期,“种子博物馆”都会定期举办自然科普课,她会带着孩子们观察种子发芽、制作植物标本,每场活动都座无虚席。居民王女士表示:“以前孩子放假总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现在在‘种子博物馆’里,不仅学到了实用的自然知识,还认识了不少小伙伴,真是一举两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汉仑
视频:孙汉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