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剃头匠到革命火种,桃源少年手执“剃头刀”点燃《星火燎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1 17:57:00
在金秋未尽、冬意初显的11月,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这片富有底蕴又朝气蓬勃的土地上,一场特别的红色教育活动在青云学校(小学部)热烈展开——桃源镇2025年“小板凳”课堂之“行走的红色思政课”《星火燎原》剧目提升排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道具、练习走台调度、揣摩台词情绪和动作细节,沉浸于戏剧演绎之中,也让红色基因悄然植根于桃源少年的心田。
![]()
活动伊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殷华林化身“道具大师”,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简易道具。“最初,沈英杰以理发为掩护,与同乡一起走街串巷,秘密配合浙西特委开展联络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制作一副剃头担子,一头挑着工具箱,另一头挑着小火炉和脸盆。”他一边讲解,一边动手演示,将一根细长杆子改造成一副逼真的剃头担子。随后,在殷教授的引导下,孩子们也纷纷动手,制作出一个个象征希望与光明的火炬。
![]()
殷教授深知台词是戏剧的灵魂,他带领孩子们逐句分析剧本,解读台词背后的情感与深意。“沈英杰与乡亲们的对话中加入了许多生活化的细节。比如他借剃头刀作喻,豪迈地说:‘这剃头刀,平时剃头发,可从今天起,它要变成我们剃掉头上剥削和压迫的利器!’阿杰说这句话时,内心充满愤怒与决心,语气要坚定,声音要洪亮。”讲解间,殷教授亲自示范,目光坚毅,声音铿锵有力。孩子们深受感染,纷纷跟着模仿起来。
![]()
为了让表演更加真实自然,殷教授也格外注重动作细节的打磨。在排练阿杰挑担上场的桥段时,他启发孩子们回忆生活中挑担的姿态:“大家看,挑担子时因为负重,人会不自觉地左右换肩,缓解压力。”说完,他挑起自制的剃头担子,缓步上台,一边走一边自然换肩。孩子们看得认真,也学得有模有样。另外,殷教授还特别讲解了一些戏剧表演中容易被忽略的礼仪细节。他从“不要背台”讲起,耐心解释:“表演就像在生活中与人交流,背对观众就难以传递情感。”接着,他以“家中迎客”的情境为例,示范主人如何起身迎客、自然倒茶,帮助孩子们理解舞台走位的要领。
![]()
来自青云学校六(2)班的毛宇轩在饰演沈英杰的过程中深有感触,他激动地说:“当我高高举起那把象征反抗的剃头刀时,仿佛真的穿越到了那个年代,成为了沈英杰本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坚定与无畏。我想,这就是戏剧的魅力——它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历史共鸣,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桃源镇党委委员陆艳表示,桃源镇始终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希望借助沉浸式戏剧的形式,为孩子们打开艺术与情感之门,让他们不仅学会“演戏”,更学会表达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感。“我们以《星火燎原》为契机,让青少年在演绎中感悟革命精神,在合作中凝聚民族情谊,使红色基因与民族团结意识真正融入血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