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苏州工学院举行第十届中美大学开放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2 08:08:00

日前,苏州工学院举行第十届中美大学开放日活动暨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交流会。校长姜建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惠钢,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张靖,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副主席何塞•卡布拉莱斯,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副校长兼教务长玛丽•霍夫曼,马萨诸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副校长兼教务长兰普拉萨德•巴拉苏布拉马尼亚恩,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商学院院长马里奥•哈耶克、国际部和研究生部主任詹姆斯•曼纳汉,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国际部主任斯科特•皮尔森,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全球事务中心主任江源,宾夕法尼亚米勒斯维尔大学中国项目主管张扬等6所美方大学领导和国际部负责人出席活动。苏州工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班主任、2024级、2025级中美学院学生及家长等出席活动。


徐惠钢指出,学校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是最亮眼的“名片”,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联合科研、校企合作、行业认证、文化交流等方面与美方大学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为同学们获得中美双学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项目已成为优秀校友的摇篮。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上,学校中美双学位项目第一届毕业生查当先作了主旨发言,分享了从中美双学位毕业生升维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成长经历以及成长为青年企业家的历程。徐惠钢鼓励中美学院学子们在学校搭建的中美省州教育合作平台上努力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人才:一是在国际视野中坚定方向,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二是在跨界融合中锤炼本领,主动探索不同学科、不同文化间的融合点,在跨文化交流中锤炼全球胜任力;三是在互学互鉴中成就自我,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流中激发潜能,展现中国青年的自信风采。

张靖介绍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暨江苏省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25年来的人才培养成果。他提出:一是要设定目标,从双学位学习到硕士或博士升学等尽早进行规划;二是要努力学习,在中美两国优秀师资的保障下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三是要互学互鉴,学成归国做中美两国青年交流的桥梁。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徐菁菁介绍了学校通过引进美方优质师资、教学资源,与本土化育人优势深度融合,累计培养了四百多名中美双学位优秀毕业生,并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四点期望:一是要主动建构专业学习,在思辨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二是双向开展跨文化交流,在差异中寻找共鸣,在包容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三是培养坚韧成长能力,克服语言沟通障碍、积极应对学业压力的挑战;四是做有担当的追梦者,肩负起推动中外友好交流的责任,成为连接中美两国青年、服务社会的“桥梁型人才”。

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相关负责人从学生在美安全、专业学习、文化交流、升学规划、职业导向等方面,为学生介绍了相关支持政策,并与中美学院各专业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


开放日活动后,姜建明会见了美方来宾,与美方代表进行了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交流。双方就保障中美大学双向互动,加深中美青年相互理解;提高中美联合培养人才层次,开拓硕士及以上层次项目;推动中美省州人文交流,持续举办中美文化交流周系列活动;推进中美产业学院建设,精准对接省州产业人才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交换了意见,开展深入研讨,并提出实施方案,中美双方对于未来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此外,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出国指导团队老师为2024级即将赴美的中美学院学生进行了美国签证面签辅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