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苏州西站,了解一下

来源: 苏州发布

2025-11-12 18:17:00

此前

评论区有小伙伴提问

苏州有北站、南站

还有在建的苏州东站

怎么没有西站呀

今天

小鱼就来为大家解答啦

苏州西站,有的哦

只是不作为客运站

所以大家不太知晓

下面就跟着小鱼

一起来了解下吧

联通欧亚大陆的重要 “丝路驿站”

苏州西站货场

地处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

和京沪干线的交汇处

占地面积约30.5万平方米

作为一级铁路物流基地

它既是港口与铁路干线的无缝衔接点

更是长三角联通欧亚大陆的

重要 “丝路驿站”

拥有完善的铁路物流基础设施设备

助力“中国制造”更高效地

走向全球市场

苏州西站场站智能化运作,现有铁路货物线路13条(含4条集装箱作业线)、仓库9座、雨棚7座、铁路港池3个;集装箱专用堆场占地近3.12万平方米,配备5台集装箱专用门吊;现有3个铁路港池连通京杭大运河,其中,中港池码头建成2个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泊位总长度134米,年设计通过能力6.8万标箱。

作为中欧(中亚)班列

在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集结点

苏州西站货场以高效、联动为核心

凭借自身的突出优势

成为名副其实的“丝路桥头堡”

目前,以苏州为起点或终点的进出口班列线路多达11条,覆盖欧亚20多个国家、80多个主要城市。

班列开行密度稳定保持在每周6至7列,高峰期每日可达4列,为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零散货物进行集中拼箱、整列货物优先放行”的模式,货物从企业工厂到班列发运的平均集结时间可缩短至2天内,为客户节省大量仓储成本与时间成本。

同时,苏州西站

依托“公、铁、水”无缝衔接的运输网络

为班列货物提供高效集散与中转保障

打破运输壁垒

强化了班列的辐射能力与竞争力

“公”:凭借周边发达的公路网络,能够快速实现货物的集散;

“铁”:依靠自身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场站设备,承担起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重任;

“水”:通过与中港池码头等展开合作,借助京杭运河航道,连通内河及江海航线。

现有广州、南宁、

城厢、平湖南等方向班列产品

覆盖西南、华南主要城市

价格优惠经济性高

主要适用于对时效有一定要求的

各类零散白货

海铁联运

苏州西站到芦潮港班列

已实现“天天班”的

常态化稳定运行

该班列从苏州西站出发,经铁路运至上海芦潮港,再短驳至洋山港,最后借助洋山港的航线网络驶向全球各地。这一运输模式,整合了铁路与海运的优势,构建起高效的物流通道。

新闻多一点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如今的苏州,铁路“从线到网”,沪宁沿江高铁、沪苏湖铁路等相继通车,2024年铁路总里程达476.5公里,高铁覆盖所有县级市。按计划,到2027年,苏州“丰”字形铁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

目前我市共规划铁路总里程约1106公里(其中国铁里程约678公里)。已建成铁路共7条,共约476.5公里。

在建铁路:包括通苏嘉甬高铁、北沿江高铁、水乡旅游线等,里程约327公里。

待建铁路:均为城际铁路,包括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淀沪城际铁路,里程约302公里。

素材来源:上铁集团、苏州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