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匠心育匠人,绘就技能文明传承新画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5 11:01:00
近年来,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坚持以“传承技能文明、培育时代工匠”为己任,深耕“劳模工匠进校园”核心载体,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非遗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为苏州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工匠动能”。
榜样领航,让工匠精神可感可学
为打破“工匠精神”的抽象认知,学校依托“先锋论坛”“石湖思政大讲堂”“智汇苏州”学术沙龙等平台,打造了一批技能文明传承的“思政大课”,构建“校外标杆+校内典型”双轮驱动的榜样培育体系。
校外紧密对接传统技艺、现代产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邀请全国劳模雷雨田分享31项专利背后的技术攻坚故事,诠释“勤学苦练、敢为人先”;邀请大国工匠高凤林生动讲述航天焊接事业的奉献历程,传递爱岗敬业精神;邀请非遗大师李英杰解读潜心钻研六神丸古法制作技艺背后的匠心担当;邀请“新农人”朱赟德分享现代农业转型经验,引导学子助力乡村振兴;邀请校友劳模汤正博传授职业成长秘籍,为学子树立技能成才标杆。
![]()
校内深挖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顾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身边典型,通过“故事分享+实操演示”的“思政大课”,让工匠精神从“概念”变为可触摸、可学习的鲜活范例。
多维渗透,让技能文明扎根成长
学校打破“单次活动式”传承的局限,构建多维度工匠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实现从“听故事”到“习本领”的深度跨越。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牵头组建国家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行“企业冠名班、现场工程师班、创新班”特色培养,以真实项目驱动实操能力提升;实行“教师+劳模工匠”双导师制,聘请全国劳模雷雨田、网络安全专家李刚、非遗传承人孙小青等一批劳模工匠担任产业导师,举办“工匠文化节”“职业教育周”,培育“懂理论、精技艺、有匠心”的技能人才。
这一体系化育人模式,不仅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更搭建起“校-企-匠”协同育人桥梁,实现教育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
政企协同,让匠心传承赋能发展
为推动技能文明从“校园”走向“社会”,学校联合政府、企业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实现“培育工匠、服务产业”的双向赋能。
学校聚焦智能制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苏州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两翼”建设,联合苏州汇川共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博众精工开展首批国家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项目,创新打造“智能产线管家”育人模式,牵头成立“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工匠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36个产业学院、建成387个校外实训基地,助力在校学生及产业工人提升核心技能,毕业生获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省市劳模等。
![]()
面向未来,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将持续深化匠心育人实践,在技能文明传承的画卷上,书写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动人篇章,为苏州乃至长三角产业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赵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