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作文之星”风采 | 金亦尧:“先局部后整体”,让小仓鼠的形象立体鲜明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9 16:59:00

“我有一只小仓鼠,它有一身黑灰色的毛发,摸起来像绒球。”这段妙趣横生的描写,出自扬子晚报小记者金亦尧的习作《小仓鼠》。文中,他以孩子独有的童真视角,将家中小仓鼠的萌态与相处的温暖刻画得淋漓尽致。

11月18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金亦尧及他的指导老师潘静倩进行了采访。潘静倩不仅是金亦尧的妈妈,更是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淞路小学的语文老师。双重身份的叠加,让她在孩子的写作培养上有了更独特的视角与方法。

“我写这篇作文,是因为去年家里养了一只小仓鼠呀!”接受记者采访时,金亦尧得意地分享道。“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给它喂坚果、摸它软乎乎的毛,还总跟小伙伴说我的小仓鼠最可爱!”金亦尧表示,正巧语文书上讲到写小动物的单元,他立刻就想到了这位“好朋友”。

“先看它最特别的地方!”谈及写作心得,金亦尧分享了自己的小技巧。他先聚焦小仓鼠的局部特点“耳朵圆圆,小小的”“黑玻璃球似的眼睛”,再勾勒整体模样,“全身裹着黑灰色的短毛”。这种“先局部后整体”的观察方式,让小仓鼠的形象瞬间立体鲜明。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加入了和小仓鼠的互动细节,让笔下的小仓鼠更显灵动可爱。

“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不能让写作成为孩子们的负担’,”潘静倩说,小学生普遍对“写作”有抵触心理,所以她从不会直白地布置写作任务,而是用“当小作家”这样亲切的称呼拉近距离,帮孩子卸下心理防线。在方法指导上,她会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同学们梳理事物的核心特点,再教授“先局部后整体”“加入细节描写”等技巧,摒弃套用固定作文模板的模式;同时,她在班内创办了名为“初语”的电子版作文周报,每期围绕同一主题收录优秀习作,让学生在作品发表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妈妈,潘静倩都格外注重“生活与写作的链接”。“让孩子写接触过、有感情的事物,才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在教学中,她会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孩子发散思考,再给予具体方法指导;在家中,她还会通过家庭共读的方式培养金亦尧的阅读习惯。“孩子说得多了,思维就活跃了,写作时自然能把心里的话流畅表达出来。”潘静倩说。

双重身份的切换,让潘静倩既能用专业的教学方法为孩子搭建写作框架,又能以家长的细腻陪伴为孩子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方法是帮助孩子把话‘写顺’,让孩子多说多看才会有话‘想写’,两者结合,文字自然就有了温度和生命力。”潘静倩说。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