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星”风采 | 张睿宸:坚持记录生活,点燃写作的“奇思妙想”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7 11:04:00
“铅笔哥哥骄傲地扬起脑袋,橡皮弟弟不服气地鼓着腮帮,书包叔叔笑着化解争执……”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三(5)班张睿宸的习作《铅笔和橡皮的故事》,以童真的视角,把日常文具化身为作文里的小主角,“学会团结合作”的道理从中自然流露,字里行间蕴藏着家庭的培育与学校的细致指导。
11月25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张睿宸及他的指导老师潘静倩进行了采访。
当记者问及创作灵感时,张睿宸笑着说:“当时课本单元里给了相关素材,所以就想把它们写成一则小故事。”在他眼里,这些天天陪伴自己学习的文具,就像有小脾气、小想法的小伙伴。写字时“沙沙沙”作响的铅笔,改错时“轻轻一擦”的橡皮,都成了他脑海里的“故事主角”。“课本给了我一个起点,我就顺着自己的想法往下想,给它们加上对话和小情绪,看着它们从吵架到合作,慢慢就把故事写完整了。”这份对课本素材的巧思转化,再加上日常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让张睿宸的习作变得生动有趣。
孩子的阅读习惯及写作时的奇思妙想,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滋养。张睿宸家长分享说,孩子从小就对阅读爱不释手,家里专门为他设置了固定读书角,床头也摆满了各类书籍。“除了完成学校的习作,他还会主动写日记、练随笔,把生活点滴和阅读感悟记录下来。”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坚持每天抽时间亲子共读,读后一起交流书中的情节与感受;同时充分利用阅读平台借阅好书,让孩子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拓宽思路。谈及后续规划,张睿宸家长表示,会常带孩子接触自然、融入社会,通过逛展馆、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鼓励他坚持随笔记录,在日常书写中锻炼写作逻辑。
![]()
“张睿宸的文章童趣味十足,情节简单易懂又充满教育意义。”指导老师潘静倩表示,张睿宸同学特别会运用修辞手法,把铅笔的“骄傲”、橡皮的“不服气”写得活灵活现,让普通文具都变得鲜活立体。记者了解到,在日常教学中,潘静倩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通过布置“五感观察日记”,让同学用看、听、闻、尝、触的方式记录身边小事,锤炼细节捕捉力;组织校园植物探秘活动,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让探索更有方向;日常还会鼓励同学记录好词好句、生活趣事,并定期在班级分享,还允许用绘画辅助记录,降低表达难度;通过联想拓展练习,引导同学们由一把雨伞想到雨天的小故事,由桌上的文具构思一段对话,让同学们的观察与内心感受、奇思妙想都结合起来,慢慢打磨出一篇完整的小故事。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