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聚力创新·潮涌运河|2025“智汇滨湖·共创共赢”太湖湾创新创业大赛(运河湾专场)举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5 20:59:00

10月15日,2025“智汇滨湖·共创共赢”太湖湾创新创业大赛(运河湾专场)在河埒街道运河湾·现代产业发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滨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滨湖区科学技术局主办,滨湖区河埒街道、滨湖区产业集团、滨湖区产业投资促进中心联合承办。滨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隽昉,河埒街道党工委书记徐仕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印珺,河埒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成婧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创业人才、专家学者和投融资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绘创新蓝图、共话产业未来。

赛事搭台,创新突围竞未来

“智汇滨湖·共创共赢”太湖湾创新创业大赛,是滨湖乃至无锡汇聚全球智慧、链接优质资源的重要平台。本次“运河湾专场”自启动以来,共征集高质量项目200余个,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科技等前沿赛道,创新推动河埒“人才—项目—产业”深度融合。经多轮严格评审,最终16个突破技术瓶颈的优质创新项目脱颖而出,晋级现场同台竞技。

徐仕达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河埒一直以来紧紧围绕滨湖区委区政府“五湾五城”的发展定位,把创新创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次大赛是河埒推动“人才—项目—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桥梁,期望通过这场赛事将河埒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创业者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此扎根、共谋发展。

大赛期间,各位参赛选手精神饱满、状态专注,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严谨的数据分析,全面呈现各自项目的技术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政策引领,厚植科创好生态

优质的政策是吸引人才、集聚项目的“强磁场”。滨湖区委人才办对最新人才政策进行了现场推介,系统展示了为吸引和扶持高层次人才与优质项目落地所构建的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体系,充分体现区域招才引智的诚意与力度。

对于参赛的主要项目——创业类人才项目,成功入选者可叠加享受省、市、区三级扶持资金,个人最高可获得近千万元资金资助,还可以获得贷款贴息、租金补贴等配套扶持,切实为项目启动与成长注入强劲动能。

除直接资金资助外,滨湖区构建了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人才支持链条。创业人才所创办的企业,后续引进的团队及成员还可申报创业团队、创新团队等计划,并享受包括企业引进大学生支持在内的普惠性政策,形成人才集聚的良性生态。

服务护航,协同保障全链条

往届获奖项目代表无锡铂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建新分享了从参赛到落户、从技术到产品的创业历程,折射出滨湖“政策实、服务暖”的营商口碑。赛事结束后,河埒将对优质项目开启“绿色通道”,优先推荐入驻孵化载体、优先对接产业基金、优先匹配产业链资源,为落地项目提供从孵化到产业化的一站式陪伴成长。

在落地服务保障方面,人才可对应市区两级分类认定享受包括购房补贴、人才公寓免租、子女入学、医疗绿色通道等服务,独具特色的“滨湖人才卡”更整合了园林旅游免费、全国机场高铁贵宾出行、街道万达广场、溪南公馆热门商圈专属消费折扣等多元化优质资源,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街道辖区内的锦绣人才公寓将为人才提供从单间到家庭套房的多种类居住选择,内设休闲吧、咖啡店、便利店、健身房等配套设施,实现“拎包入住”,以精细化服务温暖每一位追梦人。

以创新引领发展,以人才激活未来。河埒街道将持续放大“科创带”集聚效应,瞄准产业升级与技术前沿,推动更多高水平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智汇滨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波

【获奖项目亮点介绍】

经过评委的综合评议,最终8个项目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这些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具备原创性与领先性,在商业模式、市场潜力及团队构成方面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一等奖项目“工业级5G-A通感算一体化设备与解决方案”,具备有强大自主研发能力的团队,在5G虚拟化、5G软硬件加速、5G超级上行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均已实现100%自主可控,打造高效、 经济且优质的私有5G/5G-A专网。

二等奖项目“领先的国产无线数传UWB芯片”,基于成熟的国产40nm CMOS工艺打造,致力于研发国产高性能UWB数传芯片,支持高达40Mbps的稳定传输速率,集高速传输、低功耗、强抗干扰和高集成度等优势于一身,满足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

三等奖项目“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技术的智能工厂项目产业化”面向装饰装修材料制造业,针对其在质量检测、数据记录与工艺分析等环节的行业痛点,提供集成了CV视觉检测、AI算法与QMS质量管理系统的全套产业化解决方案。通过深度融合AI视觉检测与大数据管理,有效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为制造业提供高效的视觉检测与智能管理支持。

五个优胜奖项目,包括“视知觉肌骨超声AI诊疗一体化”、“医民两用辅助类步行机器人”、“基于CMOS工艺的硅基Micro LED微显示芯片”、“AI智慧商业楼梯清洁机器人”、“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分别在关键技术、场景创新与商业模式上表现突出。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