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楼第一台手术患者是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20:20:00

10月20日上午,自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单体楼试运行以来,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第一台手术顺利结束。这不仅标志着医院新型诊疗体系正式运转,更展现出其在区域重症救治领域的专业实力。

首台手术:患者从外地慕名而来

手术室内,58岁的扬州患者马先生(化名)在全麻状态下接受坐骨结节压疮伴囊肿切除皮瓣修复术,他也是烧创伤楼自10月18日试运行以来开展的首台全麻手术。马先生在10余年前因车祸受伤,长期卧床后引发坐骨结节区四期压疮。“伤口反复流脓不愈合,在外院做过三次手术都没能根治,后来听说江大附院在慢疮治疗上有特色,特意慕名前来求医。”马先生说。

四期压疮已深及骨质,修复难度极大。“患者创面周围组织早已瘢痕化,正常解剖结构模糊不清,手术中既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又要精准设计并移植皮瓣,才能确保创面有效封闭,同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江大附院烧创伤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严炯介绍,经过精心操作,手术顺利完成,预计马先生在一个月内可实现伤口愈合,后续生活质量将显著提升。

急诊+烧创伤: 医教研闭环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位于江大附院(南院)东南侧和风路和前杨道交叉口,一座崭新的大楼悄然矗立,这就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单体楼。总建筑面积37800平方米,地上十二层,地下两层,科学规划了急诊急救、烧伤与创面诊疗、整形美容、24小时急诊美容缝合、动物致伤救治等核心功能。配备急诊256排高端CT,可支持“开放-复合-介入”术式,灵活切换的复合手术室,集合“设备+IT+AI”三位一体,智慧中央监护系统等尖端医学装备……

与此同时,大楼还整合了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形成“临床发现问题—教学传递经验—科研攻克难题—成果回归临床”的医教研闭环。“两个闭环的落地,既为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也为医生培养提供了实践与创新平台,更能推动医院在烧创伤领域的品牌建设。”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主任吕国忠表示,这也是烧创伤楼区别于传统诊疗模式的核心优势。

烧创伤楼区:“一站式”精准诊疗平台

吕国忠介绍,烧创伤楼的建筑设计与流程规划,完全围绕烧创伤、创伤病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展开,整合了急诊急救、烧伤与创面诊疗、整形美容、动物致伤救治等多学科诊疗群,形成了从事故现场到后期康复的救治模式闭环,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精准诊疗平台,在规模与功能布局上均处于全国前列,让临床流程更科学、更高效。

记者注意到,每张床位上方都配备了可移动无影灯,这便于进行创面清理、缝合及床边小型手术,为抢救赢得更多黄金时间。抢救室内还设置了2个功能独立的复苏室——心脏复苏室与创伤复苏室,针对不同性质的急症进行专业救治。值得一提的是,抢救室内设置了通往四楼手术室的电梯,实现了从抢救室病床到手术室的直达。这条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极大地缩短了危重病人的转运时间,实现了从抢救到手术的零延迟。

对于烧伤、创伤和大出血患者而言,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手术室区域共设置了9间功能齐全的手术间,能满足多学科急诊手术需求。其中,负压手术室能有效控制手术中的污染风险,应对各种紧急状况下的治疗需求;复合手术室集中了多种治疗技术和设备,如飞利浦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可在术中直接进行血管造影、微创支架介入等操作,实现了诊断与治疗一体化,让患者免于在科室间辗转,极大提升了救治效率与精准度。

吕国忠动情地表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历经十几年,在几代领导人的悉心关心决策下,近4万平米、布局科学且硬件装备先进的烧创伤专科单体楼终于建成,这对烧创伤诊疗中心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但深感责任重大。在现有的学科平台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深专学科是中心的目标和任务。搬进新大楼,中心的救治工作将围绕事故现场应急医学救援至院前伤员转运,从院中急诊急救、重症救治、烧创伤专科诊治、整形康复重建到教学科研转化,最后回归临床,形成烧创伤救治临床和医教研专学科发展的双闭环,面对新形势、新平台、新挑战,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为健康无锡、健康江苏做出新的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