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新机遇 “智”共赢!2025年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在无锡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8 21:46:00

11月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CGTN总编辑范昀,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出席活动并代表主办方致辞。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奥列格·科佩洛夫,无锡市市长蒋锋出席活动并致辞。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新华社原副社长周锡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非洲编辑论坛主席丘吉尔·奥蒂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德米特里·帕尔楚诺夫等出席活动。

范昀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引领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大任务作出部署,为全球繁荣发展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能。本届论坛以“新机遇 ‘智’共赢”为主题,搭建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探讨智能传播的前沿议题,这是总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总台将以智能传播勾勒时代图景,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以智能创新推动媒体变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智能传播搭建共赢平台,引领数字文明向上向善。总台愿与各界携手同行、互学互鉴,让科技力量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让智能创新与人文关怀交相辉映,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徐缨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创新传播载体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本届论坛是共商技术之“智”、传播之“智”、交流之“智”的重要平台,必将更好促进国际传播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江苏将以论坛举办为契机,切实加强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助力传播全链条提质增效;进一步坚守内容品质,持续打造彰显中国精神、兼具江苏特色的传播精品;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包容、创新的智能传播生态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江苏力量。

奥列格·科佩洛夫表示,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度重视,在框架内制定了一系列多边协议,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有效应对在其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威胁。国际间的媒体交流将有助于加强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文化和人文联系,最终造福全人类。

蒋锋表示,智能传播是文明的纽带,也是时代的先声。期待各位嘉宾深入研讨交流,在思想激荡、观点碰撞中共探技术革新路径、共商国际传播良方,携手将论坛共识落地为合作项目,把更多技术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无锡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不断完善国际传播生态体系,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共促互惠合作,努力打造全球智能传播的城市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场发布《2025中国城市国际智能传播能力榜单》,通过呈现国内城市的品牌塑造力和传播影响力,展现中国城市已成为世界观察和感知中国的重要窗口。

由总台央视网、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江南大学共同打造的全球语言服务平台长三角基地落地无锡并现场揭牌。基地将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整合高校及企业资源,以AI赋能打造综合性语言服务枢纽,为开展国际传播、推动文明互鉴提供重要支撑。

城市形象主题微短剧《镜头里的无锡情书》同步开机,将以光影展现无锡古今交融的多元魅力。无锡市14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德米特里·帕尔楚诺夫,央视网董事长、央视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过彤,非洲编辑论坛主席丘吉尔·奥蒂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会长童继生,作家、制片人约翰·普罗班特,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等嘉宾展开分享,从技术革新、产业应用等维度探讨前沿洞察,为传播领域的智能化变革、全球性发展凝聚共识和力量。

本届论坛还开展了“世界青年说”圆桌对话。中国首部8K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丝路友好使者刘正曦等5位中外青年代表结合热点议题,以多元视角共议智能传播新未来。

外交部、中国科协、国家电影局、中国外文局、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江苏省、无锡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驻华使节、国内外专家学者、媒体人士、行业组织和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本届论坛还将举办AI数字人论坛、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无锡)论坛、电影(无锡)三场分论坛以及“知行中国·智在无锡”外媒走读等系列活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波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