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法治护航 短剧向新 无锡锚定精品化赛道,打造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15:40:00

法治护航,短剧向新。2025年11月12日,由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宣传部、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管理办公室、江苏华莱坞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及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共同承办的2025无锡短剧产业服务与保护大会暨“剧创新程”微短剧+计划发布活动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成功举办。抖音集团、点众科技等头部平台企业、红果短剧总编剧乐力、九鹭非香、耳东水寿等知名编剧作家以及影视制作公司的百余位嘉宾代表及司法机关、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院所围绕微短剧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版权治理、法治保障与产教融合等展开深度对话,推动微短剧行业规范化、法治化、精品化、可持续化发展,共同擘画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无锡路径”。

政策赋能:构建精品化发展生态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口。在无锡这座影视之都,传统影视工业的深厚积淀和系统化政策矩阵正为微短剧产业注入强劲动能。无锡加快制定“1+N”的市区联动微短剧相关扶持政策,滨湖区制定“湖湾十八条”专项政策,给予“真金白银”资金扶持,实施“剧亮影擎”计划,构建“引育-创作-制作-创新-服务”全周期支持体系,为发展保驾护航;经开区推出12条专项政策,聚焦“企业集聚+人才支撑+生态构建”全要素支持。“太湖人才计划”为宣传文化人才提供全方位政策礼遇,给足“安家底气”。

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不断推动短剧优质项目拔节生长。大会现场,重磅合作接连落地,华莱坞文化集团与山下白泽、都市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家企业、高校集中签约,共建短剧拍摄基地,开拓精品短剧虚拟拍制市场,合力打造短剧视效人才培养项目。锡山区微短剧制作孵化基地、惠山区《扶冠为凰》等短剧拍摄制作、经开区短剧制作发行服务平台、新吴区AIGC漫剧创作实践基地等多个重点项目签约。

特别是,无锡报业集团在和江苏华莱坞文化集团在会上再次联手,共同建立“锡报华莱坞微短剧基地”。在去年合作出品《闺阁绣梦》等精品微短剧入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等成功经验上,推动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

精品突围:锻造微短剧时代的“无锡好故事”

好故事是微短剧产业的源头活水,内容精品化已成为行业从流量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会上,“剧亮影擎”滨湖微短剧剧本大赛之“遇见·蠡湖”剧本征集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

无锡积极推动微短剧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释放产业乘数效应。“微短剧+文旅”有效出圈,《七月的风是甜的》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世界级球星C罗参演的《计时相爱》等剧组在锡取景。“微短剧+城市品牌”持续增效,《釉色伊人》海外浏览量超5.3亿,《倾世小狂医》抖音话题播放量破3亿,联动无锡“读城行动”打造《福禧千年》等作品,用光影讲述无锡故事,塑造年轻化、国际化的城市IP。

此次大会上,《黄雀游戏》《忘尘月》《千年相守》《闺阁绣梦》等“百部精品微短剧”项目正式发布,“剧创新程”微短剧+计划正式启动,将以“内容为核、跨界融合”为核心理念,系统推进微短剧与文旅、司法、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协同,开启融合发展新篇章。

融合破圈:拓展“微短剧+”新场景

法治护航,短剧向新。本次活动同时从版权保护端口,为短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及中广联合会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经纪人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申亚东,围绕产业发展、内容创作、版权保护依次做了主旨分享,为行业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法治护航与产业实践的双向奔赴,正在无锡这片创新热土上结出硕果。无锡依托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江苏省网络视听协会艺术创作中心,联动西南政法大学等顶尖学术力量及司法实务部门,探索构建从确权、交易到维权的全链条版权保护体系,为原创精品保驾护航。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