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金秋之约” 共赏湖湾“丰”景,2025无锡滨湖金秋经贸洽谈会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7 06:56:00
初冬时节,太湖北岸,热力不减。11月26日,2025无锡滨湖金秋经贸洽谈会如约而至,四海宾朋云集、八方资源汇聚、商机创意潮涌。
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达成合作;一个助力企业逐浪全球的出海服务联盟正式启动;一张护航高层次人才与优秀企业家的“滨湖菁英礼遇卡”颁发……
这场一年一度的大会,像一座磁场,吸引四面八方的资源要素“聚过来”,将引领产业升级的资本、项目“迎进门”,也将滨湖创新开放、广揽英才的满满诚意“秀出来”,为滨湖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能。
![]()
![]()
![]()
招大引强,聚焦合作新赛道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作为滨湖重要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平台,在这场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滨湖将合作目标聚焦到“科技赋能产业跃迁”的新赛道上。
现场,一批优质项目达成合作,涵盖重点产业基金、重点科创及重大产业三大领域。中电科集成电路基金项目总规模20亿元,将投资于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链;中银AIC基金项目总规模10亿元,将为全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支持;信捷电气机器人智能驱控系统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一期工程重点建设永磁同步电机及可编程控制器生产线、智能仓储中心,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伺服驱动器、高压变频器以及无框电机与空心杯电机生产线;抗肿瘤创新药D3S-001全球开发与商业化项目总投资约1.5亿美元,获FDA授予,展现出强劲的临床前景;智能矿卡无人驾驶规模化运营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将在滨湖开展技术研发并探索规模化无人驾驶运输运营。
为持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今年金秋招商月期间,滨湖区精心筹备了辉瑞产业合作暨辉瑞无锡三十周年庆、“智汇滨湖·共创共赢”上海产业对接会、山水东路科创谷北京交流会、2025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等6场重点活动,以开放姿态搭建合作桥梁,以务实举措汇聚发展动能。
期间,总投资约10亿元的导流式汽封智能核心装备制造总部项目落地建设,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5.2亿元;欧保新能源环保装备项目在胡埭镇扎根,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氢能源及环保型燃烧系统6000台(套)、主动换热智能终端9万台;魅杰半导体无锡总部在蠡园开发区正式启用,其套刻量测设备在出货量与先进制程上国内领先……一批优质项目落地生根、蓄势赋能,尽显湖湾发展活力与担当。
如何让优质项目“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滨湖的回答是:以机制创新释放招商动能。今年以来,滨湖区紧扣“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主线,统筹推进招商体制改革、平台搭建、资源拓展与队伍培育,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招商工作体系,推动招商从“单打独斗”走向“联合作战”。为提升项目落地效率,滨湖开发“招商一件事”智慧平台,实现项目从招引、审批、落地到建设的全流程可视化闭环管理。同时,以蠡园开发区、区产业集团为试点,组建市场化招商公司,激活团队内生动力。
一流环境厚植投资热土,拳拳诚意迎来丰硕成果。2025年,全区累计招引落地总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9个,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不乏领健信息、盒马无锡区域总部项目、融创茂荟品仓城市奥莱项目等知名品牌项目。
![]()
![]()
![]()
开放包容,壮大全球“朋友圈”
对于滨湖而言,金洽会不仅是一年一度的大型经贸活动,更是与发展同频共振的经济引擎。今年,滨湖再次发出这张诚意满满的城市“金名片”,链接着愈发壮大的全球“朋友圈”。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海外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日益显著。为进一步打通企业出海的全链条服务环节,助力企业规避贸易风险、构建品牌影响力,更稳、更好、更强地“出海”,滨湖区出海服务联盟应运而生,架起一座链接全球的桥梁。
联盟广泛汇聚了来自政府、市场、社会的多方力量,主要成员包括中信保、中国银行、金杜律师事务所、米奥兰特、欧洲华创会、巴西江苏同乡总会暨总商会等,将为滨湖企业出海提供法律合规、财务税务、知识产权、国际认证、跨境金融、国际结算、融资、风险管理、海外权益保护等一站式、专业化、精准化的支撑。
为全力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近年来,滨湖区持续深化与全球市场的贸易互联和合作交流,全区经贸伙伴已遍及全球逾185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1-10月,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254.8亿元,同比增长10.6%;生命科学、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等高技术产品出口达51.9亿元,同比增长4.5%,彰显出全区对外贸易“量稳质升”的强劲韧性。
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滨湖企业扬帆远航的新“蓝海”。2025年1-9月,全区新批对外投资项目29个、同比增长45.0%。以金鑫集团、锡南科技、贝斯特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业,通过设立海外贸易中心、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技术、品牌输出的跨越,全面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和本地化运营能力。
开放和创新是滨湖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强劲动力。聚焦“精准服务、提质增效”,滨湖构建“全链条+精准化”服务体系,坚持常态化开展“三个敲门行动”,加强外资企业走访,举办上市企业座谈会、日资企业恳谈会等专项服务活动,打造外商投资新高地。捷太格特、药明生物等2家企业成功纳入江苏省外资研发中心免退税名单。国联锡州投资管理团队通过精准研判与高效运作,成功完成对胡埭矽典微项目的战略投资,实现了区域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目前,320多家外资企业在滨湖稳健发展,今年1-10月,全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达28个,新增合同外资3.9亿美元。
![]()
![]()
精耕细作,打造发展“强引擎”
产业是区域经济的动力引擎,而园区则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近年来,滨湖始终坚持“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发展道路,既有成熟园区深耕细作、提质增效,又有新兴特色园区精准布局、迭代升级。
会上,申威信创产业园、南泉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园等8个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度高、配套设施完善的特色产业园区进行全景展示,尽显滨湖产业发展的独特魅力与坚实基础。自带新质基因的滨湖复星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在历经21个月的疾速冲刺后,提前3个月加速落成,并在开园前夕已吸引25个重点意向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南泉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园于今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深耕“航空芯”研发和产业链协同;申威信创产业园则以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引,集聚操作系统、芯片等领域企业,在太湖湾构建自主可控的信创生态圈。
坚持在山水间做科创,滨湖锚定“高科技、高价值、低污染、低能耗”的导向,聚力发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543+X”产业,形成7大百亿产业集群,书写出发展的“创新华章”。全区上市企业累计达到23家、总市值全市第一,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9家、省级专精特新2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3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始终保持全市前列。
会上,江苏省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江苏省经济发达镇正式揭牌,标志着滨湖在综合实力、产业质态、创新能级和区域治理水平上实现了显著跃升。2024年滨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6亿元,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前列。
依托市委、市政府“四大区域创新合作中心”的桥梁纽带,滨湖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5个重点城市成立了“双招双引”工作站,为长三角创新协同架起了高效通道。活动现场,无锡(长三角)创新合作中心、滨湖产业集团和华睿投资合作签约共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携手绘就滨湖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共赢新篇。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滨湖还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滨湖之光”人才政策持续升级,创新实施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关爱服务措施,打造高品质人才公寓,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升级至7.0版,助力最美湖湾成为人才“梦想港湾”。会上还为滨湖高层次人才与优秀企业家颁发“滨湖菁英礼遇卡”,精心推出深度体检与特色疗休养活动,让各类人才在滨湖安身、安心、安业。
有“直抵人心”的真情服务,也有湖光山色的“诗和远方”。滨湖持续完善城市配套,皮划艇、帆船、桨板等水上运动已经成为“新宠”,自行车、越野、灯光球场尽显“城市活力”,周末的音乐节、演唱会精彩纷呈,一个更具“年轻态”的魅力湖湾,已吸引18万名各类人才、近2万名高层次人才相聚在此,乐享生活、激情逐梦。
在主题发言环节,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邓海宁和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金贤敏分别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为滨湖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发展共识。
跳出“舒适区”、冲破“缓冲期”,在这场共赴发展、共谋合作的“金秋之约”中,一场触及滨湖更深处的发展之变正在进行。聚焦“科技赋能产业跃迁”的新赛道,滨湖正努力绘制“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丰”景图。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