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0后”遇见认知症长者:南京这场生命教育课让孩子学会“读懂”遗忘的世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5 18:31:00
扬子晚报网7月15日讯(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当12岁的周沫萱看到认知症奶奶反复弹奏同一首钢琴曲时,她第一次理解了“记忆迷路”的含义;当13岁的徐畅均得知太奶奶的“幻觉”是疾病症状时,他悄悄收起了曾经的不耐烦……7月14日,“童心暖银龄 共育向阳花”银城康养第六届生命教育公益活动认知症专场活动在银城康养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拉开帷幕。20余名中小学学龄期儿童通过沉浸式情景剧、艺术疗愈等特殊课堂,完成了一场跨越年龄的认知症科普。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忆’路同行”为主题,特别打造认知症专场,通过爱与温情的纽带串联起老少两代群体,让不同阶段的生命之光相互映照,共同点亮银龄与童真相伴的温暖旅程。这场活动不仅让“10后”孩子们学会了照护技能,更悄然改变了他们对衰老的认知。那些曾被当做“老糊涂”的行为,原来是一个需要被温柔以待的世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记者现场看到,在认知症照护科普环节,小志愿者们通过短片学习如何照护认知症患者;在沉浸式剧情工坊,大家通过逼真的情景剧演绎,还原认知症患者的日常状态,传递理解与关怀;在击剑运动实战中,小志愿者们化身“少年剑客”,在专业教练指导下,感受击剑带来的热血与快感;在拟态服体验环节,小志愿者们穿戴拟态服体验康复设备,感受长者身体变化。在艺术绘画疗愈环节,老少共绘时光长卷,在色彩与线条交织的世界里,唤醒认知症长者的温情记忆。
周沫萱在母亲鼓励下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她告诉记者,原本暑假计划多出去旅游,但觉得参加实践活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参观过程中,她发现银城康养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的居住环境温馨舒适,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医疗配套也很完善。周沫萱特别提到,一位专注弹琴的老奶奶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奶奶一直在练习同一首曲子,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丝毫不受旁人影响。”谈及自己的祖辈,小姑娘动情地说:“我和爷爷奶奶感情一直很好,他们特别疼我。这次参观让我更懂得要好好孝顺他们。”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徐畅均告诉记者,他的太奶奶患有认知症,常常会产生幻觉,总说床前站着许多人看她睡觉。参加这次活动后,徐畅均表示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认知症的专业知识。“以前太奶奶说有人看她睡觉,我总觉得她在说胡话。”小徐告诉记者,“现在明白了,这是认知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谈及照护心得,他眼神坚定:“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试着理解他们的世界。”
银城康养运营管理部认知症专业经理张涵表示,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认知症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开始提供认知症照护服务,政策层面也给予大力支持。然而,张涵认为,除了在养老机构内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外,提升社会对认知症老人的理解和包容同样重要。
他表示,银城康养的生命教育活动多年来成效显著,尤其从学生群体切入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一方面,通过向孩子们普及预防认知症的常态化生活措施,帮助降低长者患病风险;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接受能力强,通过科普引导,能让他们正确认识认知症,改变以往“老人老糊涂”“行为怪异”等刻板印象,转而以更科学、关爱的态度对待认知症长者。他说:“这种正向引导能激发孩子们主动思考,甚至在遇到相关情况时自主寻求应对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认知症老人。”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