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走出病房提供更多健康服务,这个新开的门诊关注ICU转出患者的长期预后!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6 07:23:00
随着重症医学专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类危重症患者在ICU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然而,患者的康复历程并未因为病情的缓解而结束。从ICU转出直至出院后,危重患者的心肺功能康复、长期生命支持设备的应用随访、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ICU后综合征”的长程治疗……记者了解到,近日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开设重症医学科门诊,专门为这部分患者提供全流程健康服务。
“主任,我替舅舅咨询一下,他住在ICU的时候用了很大量的抗生素,不过已经出院很久了,最近又有点支气管炎,再用抗生素会不会不管用啊?”门诊开诊首日,重症医学科章淬主任就接诊到这样一位患者家属方女士。“其实你不用担心,人体免疫力是会变化的……”随着章淬主任的一一耐心解答,方女士也安下心来。“出院回到老家后也不知道咨询谁,这次算是学到了也放心了。”
“在ICU出院的患者中,有部分的患者仍存在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如胸闷、疼痛、谵妄等症状。当然,和方女士的家属一样,ICU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器官功能障碍等也需要进行监测和随访”章淬主任告诉记者,此类患者在出院后1~3年的随访期内,病情再次变化的可能性极大。“这是由于他们全身多器官功能大幅下降,同时合并ICU获得性衰弱、营养不良、多重耐药菌定植、应用长期生命支持设备比如无创呼吸机等因素,但是单一的专科门诊很难获得有效的病情评估及康复指导。”据悉,自6月30日ICU门诊开诊,“抢救时做了气管切开,回家该咋维护?”“出院回家后一直胃肠道不好是不是因为在ICU没有营养?”等都成了频频被提及的问题。
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第一医院作为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近年来通过“人工心脏”即左心辅助装置的技术为众多患者点燃“心”希望。章淬主任特别提到,针对这部分心血管大手术后患者,他们的心肺功能康复需要监测与评估,同时时不时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和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建议,这也成了该院重症医学科门诊重要的诊疗服务之一。“置入人工心脏后通常会在ICU住5到7天,这个阶段我们科的医生对患者情况是很了解的,因此出院后如果有遇到不舒服需要对人工心脏调整参数,我们在门诊上就可以给到个体化最强的方案。”
章淬主任表示,目前ICU门诊每周开诊半天,开诊约一个月以来为不少患者或家属答疑解惑。同时,针对因各种危重症于外院治疗的患者,也提供相应的诊疗技术咨询。“如果有意转诊我院的患者,家属可携带相关病情资料前来门诊就诊,以启动快速入院流程。”章淬主任补充道。
通讯员 曹慧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