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叩开心扉,光明守护未来” —— 南京华厦眼科张毅副院长暑期科普讲座燃动科技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9 13:04:00
7月26日,南京科技馆报告厅内欢声笑语不断。南京华厦眼科医院张毅副院长带领团队,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爱眼护眼科普总动员”。这场集专业检查、知识科普、趣味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护眼启蒙。
数字时代的视力保卫战刻不容缓
在屏幕环绕的数字时代,孩子们的眼健康正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这意味着,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面临近视困扰。
张院长深耕小儿眼视光领域多年,常带领团队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每当谈及青少年近视防控,他的语气中总多了几分关切与急迫,“近视防控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持久战,必须从小抓起,刻不容缓。而暑期,既是视力下滑的‘高峰期’,更是我们主动出击、科学防控的关键时期!”
定期检查:近视防控的关键
活动现场,眼健康检查区域排起长队。南京华厦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们认真地为每个孩子进行视力检测、裂隙灯检查等眼健康检查,建立视觉档案,并一对一解读结果,让家长们对孩子的眼部状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张毅副院长亲力亲为,穿梭于仪器之间,他俯下身,耐心地为几位筛查出视力异常的孩子进行细致复查,并不时温和提醒身边的家长:“孩子的视力问题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定期进行专业的检查是关键的第一步。”
科普讲堂:让知识“活”起来
张院长的科普讲堂从来不是“照本宣科”,讲座现场,他化身为“科普达人”,手持眼球模型,妙语连珠:“看!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角膜是镜头,晶状体是调焦器,视网膜是底片,晶状体则是调焦器……”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复杂的眼球构造变得通俗易懂。
张院长以卡通图片、趣味动画为引,深入浅出地剖析儿童近视的成因,从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到不良用眼习惯的危害,再到近视防控的科学方法,他提醒孩子们,眼轴变长就像个子长高一样,一旦增长很难缩短。他将每个知识点都化作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家长们听得认真,孩子们也托着下巴听得入神。
寓教于乐:以童心叩开心扉
“守护光明,需要用童心叩开孩子们的心扉。”张院长深谙此道,“当知识变成游戏,当护眼成为乐趣,才能将爱护眼睛的理念深植于每个孩子和家庭的心中!”
活动打破了传统讲座的“单向输出”模式,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环节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在“眼力大挑战”中,孩子们瞪大眼睛,快速辨识出不同的图形,趣味十足地锻炼了视觉反应能力。“眼球拼装”大赛更是人气爆棚,孩子们围在一起,小手灵巧地将模型的各个部件准确归位,在动手实践中,巩膜、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这些专业名词不再冰冷陌生,眼睛的精密构造深深印入脑海。笑声、讨论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知识的传递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完成。
初心不改:守护孩童清晰视界
活动接近尾声,科技馆穹顶下,孩子们清澈的眼眸如星闪烁,张毅院长动情地说:“作为眼科医生,最让我心疼的,就是看到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戴上厚厚的眼镜。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治疗眼疾,更要将爱眼护眼的意识扎根在孩子心中,让清晰的‘视界’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此次“暑期爱眼护眼科普总动员”,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守护好每一双纯真明亮的眼睛,让“睛”彩的童年,看得更清,望得更远。张院长表示,暑期南京华厦眼科医院将在南京科技馆三楼异业联合展厅每周开展爱眼护眼科普及公益眼健康检查活动,通过建立儿童视力档案、开发护眼游戏课程、定制个性化防控方案,助力更多孩子拥有健康明亮的眼睛,拥抱光明灿烂的未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谢高林 通讯员 张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