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500公里奔赴无锡 少年5年斜视歪头“心病”解除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8 14:31:00
斜视,不仅是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导致的眼位偏斜,其影响远不止于外观。这种眼部的不对称会逐步传导至面部及全身,引发歪头视物、脸不对称(大小脸),进而导致高低肩、斜颈、脊柱侧弯、骨盆侧倾等体态问题;同时,斜视还会破坏立体视,影响高级视觉功能。
2020年,9岁的少年小李(化名)被父亲发现右眼在看东西或发呆时会不自觉地向外偏斜。起初提醒后能控制,但情况逐年加重——斜视频率增加,偏斜角度变大。当地医院诊断为“间歇性外斜视”,建议手术。然而,邻居孩子多次手术效果不佳的经历,让李爸爸顾虑重重,手术计划一搁置就是五年。
这五年间,斜视带来的影响远超预期。小李不仅双眼外观不对称,更因长期代偿视物,出现了明显的体态问题:习惯性头向右肩倾斜、下巴抬高,伴随高低肩和脊柱侧弯。更令人忧心的是,他的远距离立体视觉完全丧失。这意味着他无法享受3D电影,打球时难以判断距离和速度,未来从事驾驶、精密手术、建筑设计或航天航海等需要立体视觉的职业也将受限。
今年暑假,经在苏州资深眼科医生的中学同学推荐下,李爸爸得知无锡爱尔眼科医院袁东坡主任在斜视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抱着希望,他带着儿子驱车500多公里,从邳州奔赴无锡求医。
袁主任经过详细检查,确诊小李为“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且已引发系列体态问题和视觉功能障碍。针对小李复杂的斜视度、眼球运动异常及伴随的体态问题,袁主任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整体化手术方案:双眼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
手术采用第二代微创手术操作技术:在新型显微镜下对眼外肌睫状前血管进行分离保留,将紧紧附着于眼外肌的睫状前血管清晰地与肌肉剥离,仅调整肌肉本身的位置(后退或缩短),而完整保留供应眼前部80%血液的睫状血管。这种技术能将术中出血降到极低,术后反应轻,伤口愈合时间短。手术在无痛麻醉(MAC)下进行,过程顺利。术后无需纱布蒙眼,仅冰敷1小时后,小李即可正常视物。
手术当天下午检查,小李的斜视及异常歪头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手术后第一天检查,他术前完全消失的三级远立体视功能也全部恢复至接近正常状态。
从入院到带着焕然一新的面貌出院,整个过程不超过48小时。“原本只希望把眼睛矫正好,没想到连歪头、高低肩都改善了,立体视觉也恢复了!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孩子的未来选择一下子开阔了!”李爸爸难掩激动之情。
袁东坡主任指出,当前斜视治疗已从过去“单一关注眼位矫正”发展至向“全身系统干预”转变。该技术具有三大创新特点:
1、舒适医疗:无痛麻醉确保手术全程无痛苦
2、精准微创:血管保留技术使术后反应轻微,恢复迅速
3、整体设计:统筹解决双眼眼位平衡、运动平衡与视觉平衡、体态平衡问题
这种以“完美眼位、完美视觉、完美体态”为综合目标的整体化治疗理念,将使更多斜视患者获得更全面、更高效的康复体验。(洱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