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女子反复高烧不退,“小感冒”差点要了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8 20:20:00

一个月前,36岁的梁女士(化姓)下班回家后突然浑身发冷,测量体温发现已达38.5℃,还伴有头晕、鼻塞症状。她以为是吹空调引发感冒发烧,觉得扛一扛就好了,并未重视。三天后体温仍未下降,梁女士便前往附近药店自行购买了药品,服药后,鼻塞症状有所缓解,但体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飙升至39℃。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发烧”,竟然是病毒性脑炎。

本以为是“小感冒”,却高烧反复数天没好转

几天时间,梁女士高烧症状持续反复。服用退烧药后体温能暂时降至38℃,但仅能维持几小时,体温就会再次攀升至39.5℃,同时还伴有怕冷、剧烈头痛的症状。接着,又出现了频繁如厕的情况,一天要去厕所几十次,但每次尿量都极少,而且排尿后仍感觉未排净。这一状况让原本高烧的梁女士更是苦不堪言。

扛不住的梁女士在家人陪伴下来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南院的全科医学科就诊,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申玉英接诊了她。梁女士的胸部CT以及甲流、乙流抗原检测的结果均显示正常;但尿沉渣检查的结果显示尿蛋白、潜血呈阳性,白细胞计数也偏高,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明确病因,申玉英建议梁女士住院治疗。

梁女士入院时体温40℃,心率达每分钟138次(正常成年人约60~100次/分),精神状态极差,需他人搀扶才能行走。医生检查时发现她有“凸眼”症状(甲亢常见表现),发烧时手脚会出现细微颤动,更关键的是,右侧神经系统病理征呈“可疑阳性”,这暗示梁女士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问题。

考虑到梁女士有1年多的甲亢病史,且一直通过口服药物控制病情,全科医学科专家团队立即展开讨论:她的高烧、头痛是否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持续高烧、心率过快,会不会是甲亢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引发危险的“甲状腺危象”?这两个疑问都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明确诊断。

抽丝剥茧,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甲状腺危象!

医生为梁女士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先是进行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脊液以检查脑部情况,同时抽取血液进行血培养、留存尿液进行尿培养,排查全身可能存在的感染源;此外,为了对甲亢病情进行评估,还安排了甲状腺功能和抗体检测以及甲状腺彩超检查。

随着各项检查结果陆续出炉,梁女士的病因逐渐清晰。脑脊液检查显示,梁女士的脑脊液压力高达300mmH₂O(正常范围约80-180mmH₂O),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偏高,葡萄糖含量偏低,这些指标均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梁女士被确诊为病毒性脑炎。

同时,梁女士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也不容乐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远超正常范围,促甲状腺激素却低到几乎无法检测到,甲状腺相关抗体也明显升高。再结合梁女士持续高烧、心率过快的症状,专家团队考虑的“甲亢控制不佳,不排除甲状腺危象”判断也得到了印证。

明确病因后,专家团队立即制定并实施治疗方案。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医生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同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并辅以丙种球蛋白和激素治疗;针对甲亢病情,在与内分泌科医生会诊后,将梁女士此前服用的药物反复调整类型及剂量,同时加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加强补液支持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

敲黑板:反复发烧伴这些症状不是“小感冒”,别硬抗!

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积慧介绍,随着治疗推进,梁女士的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好转。一周后,梁女士复查腰椎穿刺,结果显示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细胞计数也恢复正常;同时送检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验也显示为阴性;第三周复查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也逐渐趋于正常。此前困扰梁女士排尿困难的问题,在通过留置导尿过渡后,也已逐渐恢复到能够自行排尿的状态。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梁女士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其他各项指标也明显好转,符合出院标准,目前她已顺利出院。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梁女士:1个月后需返回医院进行复查,梁女士表示一定会遵医嘱,按时来院复查。

“反复发烧别硬抗。”申玉英提醒,遇到反复发热时,不能只当“普通感冒”,千万别硬扛。像梁女士这样,吃退烧药效果不好,还伴随头痛、精神差、排尿异常(尿频、尿不尽)等症状,可能是其他部位感染(比如泌尿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日常生活中如有反复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就医很关键。除了血常规,必要时还要查尿常规、脑脊液、CT等,明确病因才能对症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通讯员 曹慧慧 刘春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