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告别牙周治疗“盲操作”,内窥镜给医生装上了“透视眼”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9 13:21:00

“这边有出血,你看到了吗”

“最边上又发现了一点牙结石,再清理一下”

……

19日上午,20多岁的重度牙周炎患者周小姐(化名)正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接受牙周的“可视化微创治疗”。她躺在治疗椅上,医生为其进行局部麻醉之后,把一根极细的光纤探头深入牙周袋内,旁边的显示屏清晰、实时地展示出她龈下的真实情况。随后,医生和她一起,边看屏幕、边聊病情、边做治疗,周小姐对自己的病灶位置、严重程度,乃至治疗全过程都通过屏幕看得明明白白,这种“透明感”,完全打消了她对牙周治疗的恐惧。

不再“摸黑打怪”,牙周治疗更加“稳准狠”

周小姐所“体验”的正是近年来开始逐渐普及的牙周内窥镜治疗,不仅就诊舒适度大大提升,治疗创伤也降到了最低。如果早几年,以周小姐的病情,往往难以避免切开牙龈并翻开,直接暴露牙齿根部和牙槽骨来做“深度大扫除”。

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牙龈边缘以及牙龈下的牙结石和牙菌斑。为周小姐接诊的牙周病科主治医师陈旭告诉记者,以往,通过传统的龈下刮治术可以去除深处的牙石、菌斑,但对于牙结石的感知和定位完全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手感,可能会造成结石清除不彻底或是根面组织的过度切削。“而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而言,牙周袋越深,‘盲刮’的盲区就越大,为了确保深部牙石被彻底清除,还需要做翻瓣手术。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会出现明显的肿痛等不适,且恢复时间长,使原本就抗拒手术或伴有控制不佳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望而却步。”

无需再“摸黑打怪”,牙周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让牙周医生在无需翻瓣的情况下就可以发现和诊断一些以前可能被忽略的细节,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舒适、非手术的牙周治疗方式。陈旭介绍,牙周内窥镜探头的直径非常细,通常在1毫米左右,可以实时显示放大几十倍的高清画面,一些藏在牙缝深处、探针摸不到、X光片也看不清的牙结石都无处遁形。“通过把一根超细光纤探头伸进牙缝和牙周袋里,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并刮掉以前肉眼无法看到的牙根上的一些菌斑、牙结石,甚至发炎的肉芽组织,创伤极小,恢复快,且不会显著引起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相比而言,传统的翻瓣手术还可能导致更为明显的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等风险。”

“深藏不漏”的牙根裂,也能一镜“现原形”

当然,牙周内窥镜的作用还不止于此。陈旭回忆,前不久就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女患者,因“右下牙龈反复红肿数月”不见好转来院就诊,此前多次做过牙周刮治,但效果不佳,三维CT也未见明显折裂。最后,通过牙周内窥镜探查发现患牙牙根颊侧有明显的裂纹,是明确的拔牙指征,遂予拔除,问题迎刃而解。

“根裂的症状和牙周脓肿、牙髓源性疾病等非常相似,没有明确诊断之前,我们可能会尝试为患者进行牙周刮治或根管治疗,但这些治疗可能是无效的。”陈旭坦言,在牙周内窥镜出现之前,诊断根裂(尤其是早期根裂)是牙科领域的一大难题,X光/CBCT也只能提示有根裂的可能,最终确诊只能通过翻瓣手术探查,创伤较大,而内窥镜就好比是一个带着高清摄像头的机器人钻进牙根深处,在非手术环境下可以直接拍到裂缝的照片,为诊断提供“铁证”。

一旦在“直视”下看到根裂,就能立刻终止所有保守治疗。确诊根裂后,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拔除患牙,因为裂纹不但无法自行愈合,还会成为细菌进入骨组织的通道,导致持续感染和骨破坏。“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牙槽骨的保护和后期的种植修复都有利。”陈旭说,内窥镜的“可视化”为医生提供了清晰直观的视野,不仅能够精准识别需要重点清创的区域和必须保护的健康组织,也可以为健康牙周结构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对医生和患者是来说是一种双赢。

视频 许倩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