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何为“细胞”颁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8 16:17:00
10月6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他们“因其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发现而获奖”。这也意味着,这一领域正迎来从科研走向临床的关键阶段。
外周免疫耐受与核心“管理者”:调节性T细胞
如果将免疫系统比作身体里的“治安部队”,那么它的核心使命就是准确识别并清除“坏人”,如外来病毒细菌和内部变异的癌细胞。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顾艳宏教授指出,免疫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强大的敌我识别能力。一旦误将“自己人”当作敌人攻击,便会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体的免疫耐受机制因此至关重要,按其形成时期可分为中枢免疫耐受与外周免疫耐受。顾艳宏教授解释道,中枢免疫耐受是“第一道防线”。胸腺如同一个“新兵训练营”,在胚胎发育期,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在此经历筛选,那些容易攻击自身组织的“冲动细胞”会被提前淘汰,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免疫耐受。
然而,仍有部分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会逃逸至外周。这时,外周免疫耐受便作为关键的“补救机制”登场。它主要指在后天生活中,成熟的淋巴细胞在抗原剂量、类型、个体生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对特定抗原(包括自身抗原)暂时“失活”,产生免疫耐受。这种耐受是可逆的,会随着诱导因素的消失而恢复应答。
在此机制中,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将这种在外周的特殊免疫细胞命名为“调节性T细胞”,简称Treg细胞,它们便扮演着外周免疫耐受中核心管理者的角色。顾艳宏教授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免疫刹车”。它通过细胞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TGF-β)等多种方式,主动抑制免疫反应,维持外周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而美国科学家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玛丽·E·布伦科进一步发现,其功能依赖于一个关键基因Foxp3,该基因的发现作为免疫学领域的里程碑,揭示了Treg细胞发育和作用的核心机制。
也正因此,相关研究者获得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认可。
重塑肿瘤治疗前景:从“增强杀伤”到“解除抑制”
Treg细胞的发现不仅深化了科学家们对免疫耐受的理解,也为肿瘤治疗开辟了充满希望的新道路。顾艳宏教授指出,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非常“善于伪装”,它会释放信号,大量“策反”Treg细胞。这些被招募到肿瘤部位的Treg细胞会变得异常活跃,强力抑制本应攻击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功能。“这就好比治安部队被恶意分子牢牢踩住了刹车,只能眼睁睁看着癌细胞生长扩散,却无法有效发动攻击。”研究表明,体内Treg细胞比例过高,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抑制,会增加罹患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风险。
在顾艳宏教授看来,基于此,肿瘤治疗的思路正经历从“增强杀伤”到“解除压制”的战略转变。“比如说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精准调控,如何能只在肿瘤的局部暂时的支开或削弱那些被‘策反’的Treg细胞而不影响全身的免疫平衡。例如开发能特异性靶向肿瘤内Treg细胞的药物。”
另一方面专家认为,联合治疗有望事半功倍。将解除Treg细胞抑制的策略与现有的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疗法、化疗或靶向治疗相结合,有望产生“1+1>2”的协同效果,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此外,在细胞疗法方面,科学家们也尝试从患者体内提取免疫细胞,在体外进行“教育”扩增,甚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为其安装“精准导航”,再回输至患者体内。这些经过“特种训练”的细胞有望更有效地穿透肿瘤的免疫抑制屏障,精准清除癌细胞。
修复免疫“刹车”,为攻克自身免疫病及移植排异带来新突破
与此同时,该研究在自身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领域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样令人期待。
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王丹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与Treg细胞的缺乏或功能缺陷密切相关。她解释道,Treg细胞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来维持机体平衡。因此,未来有望通过增强外周免疫调控功能,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另一方面,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本质上是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而Treg细胞所具有的免疫抑制能力,有望为抗排异治疗带来更精准、更安全的策略。
王丹丹主任进一步介绍,南京鼓楼医院长期致力于自身免疫疾病的疗效机制探索。其中一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诱导免疫耐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突破性研究,本质上也是通过上调Treg细胞实现治疗目的。“由于目前直接输注Treg细胞的技术在大规模临床应用中仍受限,我们转而通过间接技术提升Treg细胞水平,以达到治疗目标。”
她也强调,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异质性极强的疾病。虽然在部分疾病中Treg细胞确实表现为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但在其他类型中,Treg未必是主要致病因素。因此,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变得尤为重要。王丹丹表示,总的来说,基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正在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移植后排异反应的治疗,开辟更具希望的前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