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节气·四时药膳|寒露:滋阴润燥,温补气血,安稳度深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7 21:27:00
10月8日,就进入了今年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言:“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热气消退,寒气渐生,气候上少雨干燥,晨露更凉。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侯莉莉提醒,进入深秋,降温大,阳气敛降,依旧要注意防寒、防燥、防秋悲。
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伤于下,不仅容易见腹胀、脚冷、大便不成形、下肢肿胀、痛经等症状,日久还可见膝痛、肩颈痛、心血管疾病、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等疑难、慢性疾病,病症反复发作,疼痛持续,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侯莉莉主任表示,青少年人群由于处于阳气尚为旺盛的人生阶段,平素生活中喜冷贪凉,尤其容易损伤阳气而不自知,应多加注意。“睡前可用 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也可加少量艾叶或生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腹部受凉易伤脾胃,老人、小孩及女性要避免露腰露腹。”
秋令时节,少雨干燥,燥与寒遇,即为凉燥,此邪为患,易伤津液,易伤肺胃。在津液不足人群,更易见口鼻干燥出血、咽干干咳、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瘙痒、头皮瘙痒、脱发等症状。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侯莉莉主任说,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以养护阴气。少食葱、姜、辣椒、熏烤食物等辛燥之品,多食杏仁、梨、银耳、百合、白萝卜、蜂蜜等酸甘润食物。同时,运动不宜太剧烈,以防过度劳累,耗散精气津液。
还需要注意的是,秋季抑郁高发,“自古逢秋悲寂寥”,忧恼、悲哀等情绪过度,或恼怒气逆,心肝火旺不宁少眠,或悲哀气泄,心脾气虚精神萎靡。日久气血耗伤、气机不畅,而见饮食不振,皮肤萎黄生斑,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长期睡眠不足,记忆里减退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学业、就业压力过大,失眠、精神萎靡等症状也出现在不少青少年人群中,需要多加注意情志调节,适度增加与阳光的接触,参加户外活动,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等,帮助强身健体、缓解负面情绪。”侯莉莉主任说。
图 赵岑
通讯员 张沁沁
许倩倩